保護傳承歷史文化根脈 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啟示
溫州芙蓉村古建筑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浙江日報記者吳國方攝 “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由于經濟基礎、自然條件、傳統習慣等差異,不同的村落民居往往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元素。這些豐富的人文信息隨著時間的沉積,已成為一種抹不掉的印記。 在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浙江,僅目前已通過認定的歷史文化村落就有971個,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態村落、民俗風情村落等。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浙江把建設現代人居和保護傳統文化合理兼顧,先期啟動了260個重點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利用工作,塑造村莊的文化個性和品牌,力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千村一面”和城鄉同質化現象。 統籌保護與建設,傳承文化根脈 2012年5月,浙江省首次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現場會在江山市召開。江山市境內共有棧道、戲樓、宗祠、古民居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1處。這幾年,他們探索出了一條“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的路子。江山市農辦的周章恩說,不能為了發展不管保護,也不能為了保護不要發展,“統籌兼顧是江山經驗的核心。” 結合特色鄉土文化和自然稟賦,江山對35個歷史文化村落的發展定位、主攻方向、重要措施以規劃的形式進行固定,確保原有建筑形態、自然環境、傳統風貌、民俗風情等歷史文化元素的完整。 大陳村具有上千年歷史,村里有古民居70多棟。按照規劃,這幾年村里著力完善古民居的上下水等基礎設施,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有居民提出,現在條件好啦,能不能把碎石拼成的路面換成柏油路,結果被否決。村黨支部書記汪衍君說:“這幾百米石徑凝結了幾輩人的辛勞,是大陳的寶貝,一點都不能破壞。” 古村落保護既要充分滿足村民改善生活質量的需求,還要調動村民參與保護的積極性。桐廬縣狄浦村村民申屠阿潮今年已經74歲,他居住的石頭房子已有上百年歷史。前年,村里動員他拆除了房子前閑置不用的牲口棚和豬圈,原地進行了綠化,同時改造了電力線路,安裝了空調。老人說:“沒想到老房子越住越舒坦。” 按照外在風貌與內在文化有機統一、保護傳承與改善人居有機統一的原則,浙江努力把歷史文化村落培育成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美麗鄉村。他們專門出臺扶持政策,省財政補助每個重點歷史文化村落500萬至700萬元,每村安排15畝建設用地指標,專項用于核心區塊居民的搬遷安置;一般村根據保護利用成效每村補助30萬至50萬元,市縣兩級根據需要進行資金匹配。 挖掘光大民俗遺存,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與民居等有形的實物遺存不同,村風、民俗、傳統手工技藝等無形的遺存更是點多面廣。浙江一些地方“虛功實做”,通過挖掘、研究、整理,將這些優秀的文化發揚光大。 狄浦以擁有“古孝義文化、古戲曲文化、古樹文化、古造紙文化”著稱。當地人說,有今天這樣的成績全靠“挖掘”。狄浦村口有一片樹林,以前是個垃圾堆放點。村莊整治中垃圾被運走,村里組織人一清點,發現里面有11棵樹齡200年至800年的古樹。于是,該村借勢建成了一個生態公園,挖掘整理出了古樹文化。在清理河道積存垃圾時,他們又發現10個被掩埋多年的清代造紙紙槽,經過細致研究整理,古造紙文化得以發掘。 文化是一個村落的本質特征,也是塑造個性品牌的重要依托。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建設主題,浙江一些村莊通過挖掘整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品牌。桐廬縣環溪村90%多的村民都姓周,是北宋《愛蓮說》作者周敦頤的后裔,環溪村借此打造了“愛蓮文化”;江山市清漾村是江南毛氏發祥地,村里挖掘整理了“毛氏文化”;安吉縣馬家弄村農民過去曾制作、使用過竹鼓,前年他們專門從陜西安塞請來老師教村民打腰鼓,“鼓文化”現在成了馬家弄村的一個響亮品牌。 合理利用文化資源,文化讓生活更美好 古村落休閑游、民間工藝展示、鄉土文化體驗、農家農事活動體驗,圍繞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浙江一些村莊積極探索,努力實現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輕輕地在風中翻轉,香香地在碗中盤旋,美美地和著我們的微笑,那芳香誘人的大陳面……”這首充滿溫情的歌曲《媽媽的那碗大陳面》,歌詠的是大陳村的一種特色美食———大陳面。 大陳面已有500多年歷史,但一直都是手工作坊式生產,沒有做大規模、打響品牌。2010年,村里建成了一個年產5000噸大陳面的標準化工廠,喜歡唱歌的村黨支部書記汪衍君請人創作了《媽媽的那碗大陳面》。“這首歌是大陳村的村歌,也是大陳面的廣告歌。”2010年9月,汪衍君帶著這首歌在首屆中國村歌之星演唱評選活動中獲獎,大陳面的市場知名度也隨之提升。目前,大陳面已經發展到20多個品種,最貴的每公斤賣到16元,60多名村民因大陳面而致富。 借助市場化手段對文化資源進行有序開發利用,成為一些村莊的共同選擇。江山市和睦村有著近300年的傳統土陶生產歷史,現存60多孔古窯址,有30多位制陶師傅。村里引進部分社會資金聯合成立了彩陶文化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力爭把整個村打造成古陶文化村,開發仿古陶瓷系列產品,使傳統土陶生產基地的古風古貌、傳統制陶工藝得以傳承。馬家弄村借助“鼓文化”的影響力,成立了鑼鼓表演隊,去年一年表演隊的勞務收入就達到30多萬元。 與此同時,一些新業態也開始在農村涌現,如以民宿避暑、養老養心為主的養生經濟,以尋根探史、寫生創作等為主的文創經濟等。 |
關鍵詞:美麗鄉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