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碉堡群沉寂70載現身 曾是日軍侵華重要工事
-居中的最大地堡仿若張開大口的怪物。 -賈大爺(右)當年曾被抓去修筑地堡。 -連接著碉堡的地下通道。 魚腦梁,是位于井陘縣天長鎮曹泉村與秀水村之間的一座山,三面都是溝谷,地勢險要。魚腦梁山北有一條小路通往“井陘三礦”,也就是抗戰時期的正豐煤礦。1943年,日軍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在魚腦梁修筑了一組工事:4座半圓形的碉堡和一座炮樓,由暗道相連,綿延約1公里,占據整座山脊。不久前,市民劉繼榮回老家曹泉村探親,意外地發現這些碉堡保存相當完整,歷經70年卻只有小部分坍塌。昨日(6月4日),記者上山探訪這個承載了眾多歷史記憶,如今卻鮮為人知的碉堡群。 探訪 4座碉堡1座炮樓占據整個山脊 從石家莊市區出發,到達“井陘三礦”后再向西南行駛,過了周家坑村就是曹泉村了。沿著僅容一車通過的村中小道來到村北,就看到了郁郁蔥蔥的魚腦梁。井陘縣攝影家協會的王秋元,曾專門到這里尋找這些碉堡。昨天,他成了我們的向導。 通往魚腦梁山頂的小路,布滿大大小小的石塊和羊糞。步行30分鐘后,終于到達了山頂。視野豁然開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由石頭和水泥砌成的碉堡,看上去非常堅固。露出地面的部分呈半圓形,高約1.5米,外徑約4米,堡身環繞著5個方正的槍眼,有半米見方。從堡底延伸出一條微微凸出地面的石梁,沿山脊向北延伸。這是連接各個碉堡之間的地下通道,每隔兩米都設有一個槍眼。 這座碉堡往北20多米處,有一座已坍塌的炮樓,只剩下約半米高的墻體,里面長滿了雜草。再往北,是幾個碉堡中最大的一個,位于山頂的最高處,高約2米,直徑約8米,堡身上共有7個槍眼,槍眼處還有凸出的遮蓋。 山頂上共有4座碉堡和一座炮樓,每座碉堡之間均由地道連通,整體呈弧線分布,綿延約1公里,完全占據了整座山脊,形成了一座完整的據點。 碉堡內分布眾多槍眼,地勢易守難攻 最大的那個碉堡的東側,有一座已經坍塌了大半的石屋。王秋元說,這里原來是日軍的伙房。在伙房里,我們發現了通往地道的入口。地道內空間還算寬敞,可容一人彎腰通行。地道頂部呈拱圓形,墻壁完全由石頭混合水泥構成。 通過地道,我們進入了最大的碉堡內,里面空間寬敞,內部高度約4米。接近地面周圍分布著7個槍眼,每個槍眼都有半米見方。地面上散落著很多石塊,頂部的草席花紋清晰可見,似乎曾用草席鋪滿整個頂部。 從魚腦梁山頂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這里東、西、南三面都是溝谷,山北有一條小路可通往三礦,山的西面有一條路連通秀水、梨巖等村莊。魚腦梁地理位置非常險要,在此處修筑碉堡,確實易守難攻。 井陘縣政協出版的《井陘文史》第六輯中,賈默的《日偽時期的曹泉碉堡》一文提到,此處“半山腰周圍還用石塊依地形壘砌高低不等的圍墻,距碉堡最近的18米,最遠的60余米。”但如今圍墻大部分已被村民拆除。 講述 10歲孩子 也被日軍抓走修碉堡 昨天中午,曹泉村的劉鳳金,正悠閑地坐在自家院里喝茶。見記者問起碉堡,她指指坐在一旁的老伴賈玉兵說:“他就被日軍抓去修碉堡了!” 這一組碉堡是1943年7月開始修建的。日軍強派民夫,從附近村子里抓了上百人去修碉堡,當時才10歲的賈玉兵,也被抓去搬磚、搬石頭。碉堡和暗道修建時,先從山頂向下挖成壕溝,然后再用水泥和石塊壘砌。日軍穿的硬邦邦的長皮靴,還有“當官的”腰間明晃晃的刺刀,至今仍保留在賈玉兵的記憶中。“點名時要是沒到,過后肯定會挨打,干活稍微慢點兒,皮鞭就抽過來了!”賈玉兵記得,因為百姓反日情緒很高漲,碉堡修了很久才完工。 賈玉兵的話,在《井陘文史》第六輯《日偽時期的曹泉碉堡》一文中得到了印證。該文寫道:“民夫們消極怠工,經常逃跑,干到下午就所剩無幾了。到1943年秋末碉堡才修建完畢。” 駐守日軍經常進村搶掠 碉堡修好后,由日軍一個班的人把守,直到1944年。這段時間,曹泉村以及附近幾個村子的百姓,始終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劉鳳金的老家在衡水,8歲那年,她的父親被日軍抓住,母親無奈把她賣給了人販子,她又被人販子帶到井陘,賣給賈玉兵當童養媳。修建魚腦梁碉堡時,劉鳳金9歲。她記得,駐守碉堡的日軍經常來到村子里搶吃的。老百姓自家養的雞,還有雞蛋,都被日軍搶走了。村里的年輕女人,只要聽說“鬼子下山了”,就趕緊找地方藏起來。實在躲不及的,就往臉上抹把灶灰,把頭發弄亂“裝瘋子”。“當時,我家的地就在魚腦梁碉堡下面的山上,我是個小孩子,才敢到地里給我公公送飯,年輕人都不敢靠近那里。” 《日偽時期的曹泉碉堡》一文中寫到,1944年,八路軍、新四軍開始了局部反攻。到1944年底,礦區周圍三分之二的碉堡被拔除,曹泉魚腦梁碉堡的日軍也被迫撤離,龜縮到正豐礦內。 愿望 希望這里建成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曹泉村的幾名村民說,平時,只有放羊的村民會趕著羊群上到魚腦梁,偶爾有幾個驢友騎自行車來到這兒,爬爬山。除了當地人,山頂上的碉堡群鮮為人知。 省二院的退休職工劉繼榮,老家就在曹泉村,小時候經常爬到魚腦梁山頂“鉆地道”。不久前,她回老家探親時,想再去看看兒時記憶里的“地道”,此時才發現,這竟是一個完整的防御工事,歷經70年,卻保存得相當完整。“這就是日本侵華的鐵證!”劉繼榮覺得,這個碉堡群應該保護、利用起來,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人了解歷史。曹泉村的幾名村民,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我們這里離著名的段家樓景區很近,如果能開發利用起來,也會帶動我們村子的發展。”(文/記者苗靜圖/記者李志華)
|
關鍵詞:碉堡,侵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