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垣古城遺址上探尋先民生存紋脈 感受勤勞智慧
不同歷史時期的古遺址,昭示著不同歷史時期人類的活動細節,反映出當時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在河北省此次入選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33處古遺址中,記者走訪了邯鄲市磁縣的南城村遺址和石家莊市長安區的東垣古城遺址,試圖從中了解先民的生活狀況,感受他們的勤勞與智慧。 古遺址遭遇南水北調 驅車沿著南水北調工程邯鄲市磁縣段行駛便到了南城鄉南城村。只見工人正忙活著施工,拉土、水泥等材料的大車不時揚塵駛過。 在磁縣文保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找到了位于南城村村北2000米處的發掘遺址。 據磁縣文保所副所長李江介紹,南水北調工程穿越遺址西部,遺址在渠線內的面積約4萬平方米,發掘區西北有一條東南流向的古澗河支流環繞遺址,發掘區三面較低,僅東南與臺地相連,形似半島。 2007年9月14日至2008年1月23日和2008年3月4日至2008年12月15日,前后歷時419天,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邯鄲文物研究所、磁縣文保所組成磁縣南城遺址考古隊,先后對南城遺址進行了兩次田野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6580平方米,共清理各類遺跡365處。其中,房址5座、井5座、灰坑205座、灰溝21條、窯址5座、窖穴6座、墓葬116座、燒土遺跡2處,共計出土陶器、銅器、鐵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貝飾等各類文物675件。 李江說,南城村遺址北鄰古澗河,東至高級渠,西、南被古澗河現存的一條小河環繞。整個遺址位于古澗河主河道南岸臺地上,呈東西帶狀分布,勘探總面積為27萬平方米,渠線內勘探12萬平方米、周邊勘探15萬平方米。經過考古勘探,遺址現存面積約12萬平方米。“南城村遺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磁縣段的文物勘探中發現的一處遺址。當時勘探出遺址后,想繞過此處修建南水北調工程,但這里是必經之地,只能對涉及的遺址區域進行發掘。” 遺址文化上至仰韶下至唐宋 據記載,“南城”在戰國時是一個村莊,后因旱澇等自然災害而搬遷,形成了現在的南城和北城。歷史上的南城地理環境復雜,周邊溝壑縱橫,水草茂盛,是人類早期生活的理想場所。 根據發掘和勘探情況來看,遺址地層堆積明確,自仰韶晚期、龍山時期、先商、漢、北朝一直延續至唐、宋,內涵十分豐富。 據了解,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而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是銅石并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于山東歷城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 在南城村當時發掘出了5座房址,其中,龍山時期房址4座,唐代房址1座。“龍山時期的房址都是半地穴式,分為橢圓形和半圓形兩種,單室和雙室兩類。”在李江看來,人類最初的生存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房子是全地下式的,可以抵御狼等動物,卻存在著排水不暢、采光不足等缺陷。后來,由于人類生存能力的提高,制作石器等工具,提高了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房子便發展為龍山時期半地上式的房子,這樣一來既可排水又可通風。再后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居住的房屋完全成了地上式。“房址方式的變遷,足以展現人類的聰明智慧。” “在挖掘出房址時,露出地表部分的邊緣處有若干圓形柱坑,這可能就是蓋房時所用的柱子,房屋地上部分應該多采用樹木、草等植被等建成。”李江說,水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自古以來,人類總是依水而居,充分說明南城村這里水草茂盛。“有了房子,也就說明人類的生活方式已由游牧向定居方式轉變。” 在遺址中發掘21條灰溝,其中仰韶時期1條、商代5條、東漢3條、唐代9條、宋代3條,多為自然溝。“灰溝形狀呈不規則狀,里頭埋有破損的陶器殘片等,這些就能說明人類活動的痕跡。”李江說,“發現了5座窯址,其中龍山時期4座、商代1座。以龍山時期的窯址來說,由窯室、拋柴孔、火道、火膛組成。有了窯址,就能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有意識地燒制陶器。” 在李江看來,陶窯遺址的發現,說明了當時制陶業已從其他手工業中分離出來,而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多于狩獵工具,體現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明。 歷史進程中的南城文明 “我們的祖先是很智慧的,那會兒就有了窖穴,既可以居住,還可以將東西存到窖穴里,防止腐爛變質。”李江介紹說,在發現的6座窖穴中,商代4座、東漢1座、唐代1座。“116座先商墓葬的集中出土為河北省首次,是河北近年來發現墓葬數量最多,墓地范圍較大,保存最為完整、獲取材料最為豐富的一處先商墓地。”李江說,先商墓86座、商墓8座、東漢墓4座、南北朝墓1座、唐墓14座、宋墓3座。墓葬分布相對集中,墓向基本一致,且均為仰身直肢。“這一特點反映了這一地區人類在埋葬方式上遵循一定規則。”墓葬內挖掘出土大批隨葬品,包括陶器56件、有鼎17件、鬲15件、豆13件、盆4件、罐5件、簋1件、甕1件,玉飾件6件,貝飾90件。“東漢渠溝的發現在田野考古發掘中也是不多見的,據專家推測應為水利設施。”李江說,此次發掘中的重要發現是漢代渠溝,有東西向和南北向的渠溝形成的直角結合,經鉆探,渠溝往西和往南皆通至現代溝。渠溝內發現有漢代瓦、盆、罐、甕等殘片。“遺址發掘區內發現的龍山、商代遺存,是繼邯鄲澗溝、龜臺寺、下潘旺、永年臺口遺址后,又一次重要發現。該龍山遺存與陜西、河南龍山文化有密切關聯,既有相似之處,也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李江表示,此次對磁縣南城遺址的發掘,對研究這一地區文化的起源、發展趨勢和周邊文化的交流等,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東垣古城尋找石家莊根脈 如果說邯鄲磁縣南城村遺址展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那么,石家莊市長安區南高營、東古城村一帶的東垣古城遺址則可以追溯到石家莊這座城市的根脈。 據《史記·趙氏家》、《史記正義》、《漢書·地理志》等文獻記載:東垣古城曾是戰國時期中山國的重要城邑,后屬趙,秦置東垣縣,兩漢為真定縣。 真定國從漢武帝元鼎四年至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傳七代,達150年之久。據史料記載,當時的真定王城南北五里、東西三里,城內棋盤大街,殿宇樓閣十分氣派。東門外為屯兵營房,南門外“桃林匝地”,北門外為兩處滹沱河渡口,南北、東西兩大御道從城中穿過,可謂“水陸通達,商賈云集”。 三國曹魏時期,將常山郡城由元氏又遷回真定,使這座西漢時的真定國都城再度成為一方重鎮。東晉末、北魏初,常山郡遷治于安樂壘(今正定),真定古城逐漸失去中心城市的地位。至明清稱為“古城村”,清雍正時改稱“東古城”。 東垣古城人杰地靈,從秦漢時期到明清時代的2000年間,出過不少歷史名人,比如南越王趙佗,東漢末著名農民義軍領袖張燕,三國時期蜀國的著名戰將趙云,清代奉直大夫呂有志等,都為石家莊積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蘊。 2005年,經過初步勘探,東古城整個城呈不規則長方形狀,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約3平方公里。城墻墻基寬約20米,四周城墻均有遺存。地表暴露有大量陶片以及磚瓦殘件,曾出土大量的燕趙刀幣和西漢半兩陶范。“當時散落在民間的窖藏(一種容器)比較多,1985年我在考察時發現許多人家用這些東西裝糧食,用一些陶罐養花種草,現在看來,都是很可惜的。”石家莊市社科院研究員梁勇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裸露在地表的古城墻已所剩無幾。“東垣古城興起于戰國,是石家莊市區歷史最久遠的一座古城遺址,是石家莊城市文化的根,也是距此10余公里千年古城正定縣的根。”“按照相關規劃,應該會在東垣古城建遺址公園,在城市里留下祖根的文化符號。”梁勇表示,文化會為一個城市增色,讓石家莊人知道祖根很重要。 相關鏈接 邯鄲新增國保名單 古遺址: 1.新石器時代、商、漢:磁縣南城村遺址; 2.新石器時代、商、漢:邯鄲縣澗溝遺址; 3.東周至東漢:武安市固鎮古城遺址; 4.南北朝:武安市禪果寺遺址。 古墓葬: 戰國至漢:邯鄲縣林村墓群。 古建筑: 1.金至元:涉縣玉泉寺大殿; 2.元:涉縣常樂龍王廟正殿; 3.元至清:武安市九江圣母廟; 4.明:永年縣滏陽河西八閘; 5.明:武安市天青寺大殿; 6.明至清:邯鄲縣黃粱夢呂仙祠。 石窟及石刻: 1.漢、唐:永年縣朱山石刻; 2.南北朝至明:峰峰礦區水浴寺石窟; 3.宋至清:武安市法華洞石窟。 近現代史跡及建筑: 1.1921年:大名縣大名天主堂; 2.1942年至1945年:涉縣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記者張清華 /文記者田明 實習生何凱/圖) |
關鍵詞:古遺址,生存紋脈,先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