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就業難“公平”不可缺
漫畫:李楚翹 引子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99萬,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從就業工作的重點指標應屆畢業生的簽約率來看,與去年同比呈現下降趨勢。中央領導近期密集關注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顯示出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和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決心。本期“思與辨”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主持人: 尹傳剛(深圳特區報見習記者) -嘉賓: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學編審,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匡賢明(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郭立場(信陽師范學院招生就業處) 精英意識是阻礙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 主持人:一方面是國企和事業單位吸引大量畢業生,有畢業生宣稱,“死也要死在編制里”;另一方面是一些民企在招聘會上乏人問津,招不到人。很多畢業生不愿到基層就業,甚至“有業不就”。看到這樣的現象后,有人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緣于自身定位失衡,結構性問題明顯,大家怎么看? 郭立場:不難看出,精英意識仍然是阻礙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學生忽視自身的性格、興趣、能力、理想和價值觀,喜歡攀比薪水、地位高低和工作舒適度,一味追求待遇好、穩定性強、發展環境好的熱門行業和職業,對“體制內”身份有著高度認同感。他們片面認為到民企、到農村、到基層工作不利于個人成長發展,其就業期望值和實際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反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大學生應根據自身性格、興趣、特長、專業等條件,以及外部就業環境、政策和形勢等因素,對自身職業生涯和整個人生進行系統化的設計和規劃,進一步明確職業目標,尋找與自身知識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質等相匹配的職業,將個人價值的實現和服務社會的要求結合起來。 熊丙奇:有些畢業生為什么不愿意到基層就業呢?政府和學校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一些畢業生到基層單位后,并不被重視,沒有人盡其用,他們完成三年服務期,有不少又開始重新選擇工作。這樣的基層服務,既沒有改變基層的環境,又沒有解決就業難。以至于現在有學生已經對這樣的崗位不感興趣。 匡賢明:就業壓力的凸顯,與短期經濟波動有關系,但更重要的是經濟增長吸納的就業能力在下降。從就業彈性系數看,根據統計數據初步測算,2000年就業彈性系數為9.1%,表明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就業增長9.1個百分點;而到2011年,就業彈性系數大幅下降到2.35%。與就業彈性系數下降相比,畢業生總量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與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錯位、大學生自身定位失衡等矛盾,不過是相對次要的矛盾。 也就是說,如果經濟吸納就業能力持續下降,即便明年高校畢業生規模下降,但也有可能就業形勢更為嚴峻。我們如果僅盯著今年的699萬普通高校畢業生,而忽視了就業彈性系數,恐怕很難找到問題的根源。 就業難主要還是市場活力不足 主持人:畢業生人數創新高,首先讓人想到的即是這些年高校的盲目擴招,擴招之后卻往往忽視辦學質量,學科設置也缺乏特色,優勢專業和重點專業不明顯,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這是導致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嗎? 匡賢明:這一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完全解釋就業難的問題。客觀地看,這些年學校的專業設置恰恰與市場走得太近,以至于所有高校對熱鬧專業都一擁而上,短期內形成了所謂的人才過剩。 從根源上看,就業難主要還是市場活力不足,廣大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受限,直接制約了他們的勞動力需求。一般來說,國有投資,大多是資本密集型,上百億投資需要新增的勞動力并不多;而民營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少量投資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因此,就業難、就業彈性系數下降,根源在于高勞動力需求的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面臨困境。 郭立場:近年來,許多高校為了提高辦學效益,盲目追求熱門專業,專業及課程設置有較大盲目性,導致各高校的專業設置存在嚴重的趨同現象,特色專業、優勢專業和重點專業不明顯。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無論是重點大學、普通本科學校還是高職高專院校,其培養目標鮮有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千校一面,沒有區別于其他大學的人才培養定位和質量標準。一些學校仍然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人才培養上重成績輕能力、重學習輕創新、重授業輕傳道、重理論輕實踐,培養模式單一。這些都加劇了大學生的就業難。 熊丙奇:學校要有辦學自主權,學校可根據自身定位、辦學條件自主設置學科、專業,保障人才培養質量,不能為非教育因素,盲目擴招、開設專業。從2003年起,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就十分嚴峻,且一年難過一年,在過去10年間,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可是采取的措施都只救急而不治本,甚至有些救急的措施,其出發點就是把就業難題推給來年,按照這種救急思維,大學畢業生就業將越來越難。 以研究生擴招為例,研究生為何擴招?一個十分重要的考慮就是為給大學本科畢業生提供一條出路,這和當初大學本科擴招,是為了緩解高中畢業生就業難,提供“就業蓄水池”的思維一樣。這種擴招措施,解決了一部分學生的“就業”,但由于這違背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沒有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制造了研究生教育的“泡沫”,進一步造成研究生就業難。只有推出治本的措施,就業難才可能得到緩解,否則只會一年比一年難,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引導畢業生公平競爭 主持人:“老子英雄,兒子加分”,或者用“蘿卜招聘”直接占“坑”,有關系的錄用幾率遠遠大于普通競爭者,或者在招聘時進行學校和學歷歧視,這些都違背了就業上的機會公平。最難就業年,尤其需要機會公平,你們怎么看? 熊丙奇:早在1993年我國實行大學畢業生自主擇業時,就強調就業公平公開,之后我國出臺了《就業促進法》,可是,對于就業中存在的歧視現象,沒有部門監管、問責,更有甚者,一些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在招聘時帶頭進行學歷歧視,教育部今年發文,明確要求直屬高校在招聘時不得提出學歷限制,針對的就是這一現象。 對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就業中的機會不公平被認為是制造就業難的首要原因,只有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才能引導畢業生公平競爭。在目前就業難的背景中,大學畢業生要走出困境,政府部門責無旁貸。這一方面需要政府發力,協調各方給大學畢業生創造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則需要政府推進公平就業,嚴格監管用人單位的招聘行為,查處就業中存在的歧視性政策和具體行為。不能一邊喊著機會公平,一邊對公然的就業歧視視而不見。 郭立場:要確保就業機會公平,就必須把招聘放在一個更公開、公平、透明的環境下接受審視。 匡賢明:機會公平是相對的。就業崗位多,100個人爭100個崗位,每個人的機會自然就多,機會相對公平。反之,100個人爭20個崗位,肯定有80個人認為不公平。那么,實質的機會公平,就是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各類市場主體也要機會公平。在市場經濟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關鍵在于政府的放權,在于通過打破壟斷,激發更多的社會投資。而當前可以直接切入的,就是行政審批改革。除此之外,加大對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減稅力度、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加大創造扶持等,都是治本的措施,需要盡快推進。 |
關鍵詞:就業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