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元年平泉州鐵鑄古鐘現身遼寧建平縣
清代道光年間平泉州鐵鑄古鐘 王恩山攝
古鐘鐘體有鑄造時間為“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五周日成造大吉”字樣 王恩山攝
古鐘鐘體有“直隸古北口外承德府管平泉州東北鄉石拉稿老爺、圣母廟神鳴鐘一口”字樣 王恩山攝 河北省平泉縣文保所22日透露,該所在遼寧省建平縣找到了清代道光年間平泉州鐵鑄古鐘。該古鐘通高約1.2米,直徑約0.8米,鐘體外面有1000余字銘文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字。 據介紹,古鐘現在遼寧省建平縣奎德素鎮,鑄造時間為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鐵鐘通高約1.2米,直徑約0.8米,從上到下依次為鐘鼻、鐘頂、鐘身、鐘耳。鐘鼻由兩個后腦相連的怪人頭以及四個鐵鼻組成,共有六孔,用于穿繩束索,以高吊鐵鐘。鐘頂略有凸起、下斜,其上有三個圓孔,鐘體內未見銘文。 古鐘鐘體環周共分八個部分,上下兩節。上節書雙鉤行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字,下節為鐵鐘銘文,也是分八個部分環繞鐵鐘。 鐵鐘銘文從右到左依次排列,首先標注有4位鑄造師的名字;而后是寺廟化緣、施工組織的僧人名單;再后是會首鋪戶所捐功德善款名單;最后是各商鋪、個人捐贈功德名錄。 銘文下邊是八個半橢圓形鐘耳。鐘耳的兩邊鑄有清晰的忍冬紋飾,上邊則是卷枝紋。卷枝紋下邊是“陽文”代表八個方位的八卦符號“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河北省平泉縣文保所所長李軍說,“古鐘銘文共有1000余字,從銘文‘直隸古北口外承德府管平泉州東北鄉石拉稿老爺、圣母廟神鳴鐘一口’可知,此鐘屬平泉州東北鄉的石拉稿(是蒙語,意為“清澈的像鏡子一樣的河”)。” 平泉州在今河北承德平泉縣城區,為什么在今天的遼寧省建平縣會出現平泉州的鐵鐘?李軍對記者說,這需從歷史上的地方行政建制變化來探究。 據了解,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喀喇沁中旗的八溝地方設八溝直隸廳,管理喀喇沁三旗商民事務。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設平泉州。州治八溝(今河北平泉縣平泉鎮)是東部蒙古的重要集貿城鎮。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析平泉州之東北境喀喇沁右翼旗舊牧地、建昌縣(今凌源市)之北境敖漢左、右、南三旗舊牧地,取建昌、平泉這兩地的首字置建平縣,縣治新邱(今建平鎮)。現在的建平縣西部和北部與內蒙古赤峰市的寧城縣、喀喇沁旗及元寶山區隔老哈河(發源于平泉柳溪鄉)相望。平泉縣文保所所長李軍說,“由此斷定遼寧省建平縣奎德素鎮一帶在1903年前確為平泉州管轄。” 平泉縣文保部門表示,平泉州鐵鐘的發現,不僅是冀遼蒙交界處行政機構管轄地域變化的見證,更是研究清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
關鍵詞:平泉縣,古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