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學者著書披露保定軍校建校的原因
由河北省保定市文化局局長王福友等人合作編創,以保定軍校發展脈絡及保定軍校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影響為主要內容的《保定軍校》一書,日前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書中以文獻紀錄片形式對保定軍校建校原因的披露,引起多方關注。 據王福友介紹,該書創作中的最大困難在于相關歷史資料的匱乏。受戰亂等因素影響,有關保定軍校的很多珍貴資料已遺失。為此,他和任存曦、張廣川、孟娜、翟志剛、李新鎖等當地文史專家、學者通過網絡等形式聯系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與個人,查閱上千萬字史料,并實地考察、多方求證,力求書籍內容的準確與翔實。 據了解,《保定軍校》一書以“歷史抉擇”、“學府春秋”、“步履維艱”、“將軍搖籃”、“執教黃埔”、“鋒芒初露”、“群星璀璨”、“彪炳千秋”共8集內容,對保定軍校的誕生原因、發展過程及其在黃埔軍校、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中發揮的作用等進行了詳細樸實的介紹。 書中披露,當時的清廷在經歷了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抗擊八國聯軍等五次戰敗后,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與經濟危機,練兵強國勢在必行。甲午戰爭中,光緒帝曾下令編練新軍作為“救時之策”。同時,一些有識之士也看到了開辦學堂、培養高素質軍官的重要性。1885年,李鴻章開辦了天津武備學堂,為保定軍校的建立提供了借鑒并準備了必要的師資力量。1902年,袁世凱在保定創辦了北洋行營將弁學堂,拉開了保定軍校的序幕。此后,保定相繼開辦各類軍事學堂、學校,直至191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誕生。 同時,該書還揭秘了軍校設在保定的原因。當時清廷賴以維系的主力軍淮軍屯兵于直隸,發跡于淮軍的李鴻章、袁世凱相繼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坐鎮保定,就地辦學強軍順理成章?!缎脸髼l約》后,駐扎在天津的八國聯軍向清廷發布照會,規定“禁止華兵駐扎天津之軍隊二十華里內前進或隔屯扎”,以免與八國聯軍“相撞滋事”,使得天津周圍20里和津唐鐵路沿線駐扎中國軍隊成為禁忌。把編練新軍、興辦軍事學堂移到直隸首府保定,可以說是清廷再三權衡后的結果。加之保定地處京畿重地,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與區位優勢,其崇文尚武之風也為發展軍事教育提供了優良的人文環境。因此,軍校設在保定是偶然中的必然。 此外,該書還對保定軍校被譽為“將軍的搖籃”及保定軍校所卷入的政治斗爭等進行了介紹。 編者稱,該書的“保定軍校”采用的是寬泛廣義的“保定軍校”概念,即自1902年設立“北洋行營將牟學堂”開始到1923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停辦這一時期保定所有的軍事學堂、學校。 河北大學歷史系教授鄭志廷表示,該書注重史料的使用、發掘與研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保定軍校的發展脈絡與其歷史地位準確清晰地展示出來,有利于保定軍校知識與文化的普及。 保定軍校全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中國近代史上成立最早、學制最正規的軍事學府,曾培養了包括2000余名將軍在內的萬余名軍事人才,被譽為中國“將軍的搖籃”。 |
關鍵詞:保定軍校,建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