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歷史讓國民教育一地雞毛
“溫州一女生慶祝生日,扮成日本侵華士兵的樣子,如此惡趣味,會不會太低級了!”18日,網友在微博爆料并附上照片。照片中多名年輕女子,涂上小胡子,身著侵華日軍的黃色軍服取樂。(5月19日《溫州都市報》) 從某種意義上講,她們的行為可以算作“無意識舉動”,也是當代人民族意識淡薄的表現。日軍軍服是國恥的象征,是永遠無法忘卻的民族傷痛,以軍服作為娛樂的道具,無疑于拿國恥開玩笑,這樣的民族也無法獲得別人的尊重。 然而,我們似乎又沒有足夠的底氣去指責這一群年輕人。她們今天的表現,整個社會都應當為此承擔責任。放眼時下的社會不難發現,正是見利忘義和見利忘本的風氣,讓年青一代的價值觀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使他們將嚴肅當兒戲,將屈辱當娛樂。如2011年,安徽黃山的普仁灘景區,幾名游客和景區工作人員穿著日本軍裝,裝扮成侵華日軍,上演了一幕日軍侵華,燒殺搶掠的場景。而在無錫錫澄路一家“紅太陽”飯店,晚上吃飯期間有穿著日軍軍服的演員扛著刺刀在席間穿梭表演。 如果再加上影視劇中的“戲說”,以及時下方興未艾的“抗日神劇”,不難發現在商業利益的沖擊之下,價值倫理正在被全面顛覆,連歷史的傷痛也可以成為嘩眾取寵的方式。在這樣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年輕的女孩子們拿日本軍服作娛樂,自然也就不足為怪。 從多年前“慰安婦寫真風波”與“日本軍旗裝事件”的比照中,我們不難看出國民教育存在著嚴重的短板。前韓國小姐、女演員李成延因在日本廣島拍攝以從軍“慰安婦”為背景的寫真,激起韓國民眾的舉國公憤,被視為國民公敵。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戲說和娛樂民族情感也將遺患無窮。譴責穿日軍軍裝慶生的同時,更應反思我們的國民教育,以及我們對歷史的態度。唐偉(四川營山) |
關鍵詞:歷史,教育,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