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老是對外在環境的一種評價
似乎在一夜之間,80后一代集體變“老”了。先是懷舊。他們唱著“老男孩”,感嘆消逝在記憶里穿著海魂衫皮涼鞋的夏天,懷念看過的連環畫。再是嘆老。一群在父母看來還是小孩的80后,大嘆“老了”……是什么,讓本該朝氣蓬勃的年輕一代變得暮氣沉沉? 怎么看這種現象?我覺得,嘆老是一種正常的文化現象,不必過于大驚小怪,但也不能忽視與此相關和由此衍生出的一些問題。 任何一種社會風尚的形成,都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年輕人嘆老現象,反映的首先是社會急劇變動的大背景。相比于傳統社會,現在社會的流動性強了,一個人很難像過去那樣固定在一個狀態之下重復上一代的經驗,80后們在年齡上還沒有老去,就不得不面對諸多想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變化和潮流。這些變化和潮流有的通過各種時尚用品表現出來,有的可能直接影響個人命運的選擇,這使得本來還很年輕的80后們在應對撲面而來的變化時,也想從自己生活經驗的積累中尋找某種定性,尋找看待自己人生和世事變化的坐標,這就很容易生發出一種老的感覺。其實,這種感覺,每一代人多少都會有點,這是社會快速發展的副產品。 在競爭性社會,多數年輕人只有像父輩那樣,靠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參與到庸常的利益分配之中,才能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這或許是嘆老的又一原因。在傳統社會里,一個人一生要面對的生態環境變化是很小的,在那個時代,多數人靠父輩的經驗積累和智慧就能立身處世,應對環境變化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但那種超穩定的感覺,很可能是以社會內在的停滯為代價的。今天,作為一個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期的國家,社會的高度競爭性,使得多數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競爭本身,成為年輕一代融入社會的基本方式,年紀輕輕就和父輩扯平了,甚至壓力比父輩還大。以上世紀末大學生不再包分配為標志,除了少數權貴二代之外,我們普通家庭的孩子,哪個不是靠競爭立身的? 可見,變化和壓力,是嘆老的重要原因。除了一般性的普遍壓力,個體過大的工作壓力、住房壓力甚至是攀比的壓力等等,正在消蝕著年輕人的夢想,壓抑著年輕人的創造力,影響著一代人的心態。如果一個人剛剛成年,甚至尚未成年,就必須考慮甚至計較生活條件等等,變得比父輩還實際,當然會感覺自己很老。這種感覺對于精英家庭的二代們可能不太明顯,但對于多數普通百姓家的二代來說,可能是無法回避的。 嘆老是一種值得正視的社會心態。一種社會心態的形成,是人們對社會環境形成的較有共性的態度、較有共性的情緒和情感體驗,以及較有共性的行動意向等等。嘆老心態,本質上是一代人對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的一種集體評價,既然是評價,就有正負兩面才讓人感覺真實,只是負面評價更值得我們正視,比如社會壓力過大,收入過低,差距過大對這代人的影響等,其中孕育著的某些不易覺察的個體風險,尤其值得正視。(燕子山) |
關鍵詞:嘆老,80后,外在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