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災難 才能把握幸福
昨天(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已過去整整五年。五年間,災難的血色正一點點褪去,曾經的大悲慟也被歲月包裹,人們渴望走出黑色記憶,進入相對平淡、平靜的庸常生活。昨日《新京報》社論表示,牢記災難,才能把握幸福。
牢記災難,是對民眾健忘的提醒,更兼有人類對自身生命價值和生命經驗的珍視。 對地方政府也一樣,在這個“五年祭”的時間節點,緬懷的同時也是展示成就的“窗口”。翻天覆地的城市建設,不斷攀升的居民收入,乃至更為飽滿的精神面貌等。這些變化不僅是政府政績的體現,更是社會上每個善良的人為之欣慰的源泉。 不過,僅僅品咂現實的豐滿、展望未來的美好,顯然不是我們紀念的出發點和歸宿。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中,一場大災難留給人們的還應該有更刻骨的痛楚、更持久的記憶。可以說,惟有牢記災難并吸取教訓,才可能把握現實與恒久的幸福。 死者因何而死,有沒有可能多些生存下來的機會,生者有沒有真誠悼念死者,有沒有從慘痛中汲取必要的經驗教訓……對死者而言,這些問題關系到能不能慰藉亡靈;對生者而言,則關涉死者的鮮血能不能真正成為后來者生命的保障,甚至關涉國家社會能不能因災難而有所長進。 牢記災難不能只是停留在口號上,而要通過總結,推動相關制度的進步。如更嚴苛的建筑質量標準,更有效的地震預警機制,更科技化的災難救援力量,更透明的捐款使用制度,更普及、有效的逃生技能教育等。 在歷史上,我們許多時候缺乏對災難的認真審視,缺乏“植于內而形諸外”的災難意識。這種缺乏,某種意義上講可能體現出人群與生俱來的承載力,卻也在不間斷的“遺忘”中,不斷重復原本不必重復的不幸。 災難意識首先是真實的、自省的。災難的形成,即便是天災,也往往有人為的痕跡;審視和剖析,是災難意識中的重要一環,也是避免重蹈覆轍的必由之路。 當此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際,我們痛悼亡者,愿人們直面、牢記災難。記住過去,不是要徘徊于過去,而是為了走向明天;牢記災難,不是要沉湎于災難,而是為了緊握幸福。災難是我們民族最沉重,也是最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小心珍視。
|
關鍵詞: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災難,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