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孫犁誕辰百年:布衣大師化筆為犁[組圖]
5月的冀中平原,滹沱河大堤內外,麥桿已躥至小腿高,平原像長高幾尺似的深厚密實。當汽車沿著寬闊平坦的柏油路駛時原野深處的安平縣孫遼城村,作為孫犁的仰慕者,記者心里有一絲激動。 正值午后,村子里槐花繁密、寂靜人稀,69歲的孫造根被村支書孫占穩找來,與記者講述他與孫犁相見的幾次回憶———“孫犁在我們村子是大輩,我叫他爺爺,我父親叫他叔。我父親孫老寬,年輕時是個好莊稼把式,他是給別人扛長活的,他會使牲口、種地,還領著別的短工給主家打工,就是《風云初記》里寫的老溫或者老常那樣的角色。我頭一次見孫犁,應該是1952年,那是我才讀五年級,孫犁是來找我父親搜集《風云初記》素材的,每次來,他們都談很久。《風云初記》里的田大瞎子的故事,都是我父親講給孫犁的。為了搜集《風云初記》的素材,孫犁來找我父親不止一次,我記得還有一回他來時是后晌,俺爹都鉆被窩了,娘正在紡線子,我正拿一塊石板在寫字。當聽到他們談到一處地方時,我受了驚嚇,手里拿的石板掉在地上摔碎了,孫犁還拿了錢給我爹,讓重賣。爹說,都是鄉親,怎么能讓你賠呢?但孫犁說,因為是我引起的,我給錢買。《風云初記》里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我們村的,都能找到原型,像高慶山、秋分,都能找到。他們都是我們村上的人。像芒種,其實是他的一個姨兄弟。像田耀武這個土匪,村子里也確有其人。書里另一個重要女性角色李佩鐘,也有其人。雖然書中有真有假,但書中大部分的人,你都能找到原型。” 孫造根老人還回憶起孫犁每次回家鄉時的平和樸實———“有一回他回來,應該是1964年,當時滹沱河的水把地沖毀了不少,大家正要出工時,村邊忽然來了一輛吉普車,當時村子、鄉里這一帶的人們見到的都還是牲口車,一輛吉普出現在村里,很稀罕,大家正疑惑,這是什么大官來了呢?這時候,司機上前打聽哪里是孫犁的家,原來,孫犁在村邊就下了車,一邊在村子里轉著,一邊走著進村了,他可真不像現在某些人開車擺官架子。那次來后,他還向我打聽我爹的情況,當時,我父親已經去世了。孫犁嘆了口氣說:‘你父親年輕時出力太大了。受了勞傷!’” 孫造根老人說自己曾是河北某報的通訊員,年輕時是村里的文化人,他說自己從小也愛讀書,他在學校上學時,有一次讀到《白洋淀的一次斗爭》,看到作者叫孫犁,十分疑惑,后來求證,才知道這個孫犁就是小時候到自己家里那個穿中山裝的文化人,此后,他又饒有興趣地讀了《風云初記》等,從此才知道,孫犁寫的都是孫遼村村里的人和事。 安平文聯主席王彥博堅持“為孫犁做點事” 此情綿綿向蕓夫 在安平縣說起孫犁,不能不提起一個人———安平縣文聯主席王彥博,他是地地道道的孫犁通、孫犁迷。他把對孫犁先生的感情表達為:此情綿綿向蕓夫(蕓夫,孫犁筆名)。 知曉先生始于幼年 王彥博說,他知曉孫犁先生始于幼年,那是1969年8月的一天,父親拿出一本已毛邊破損的舊書告訴他:“這是咱安平大作家孫犁寫的《白洋淀紀事》,其中一篇叫《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就在此后,父親又從不同渠道給他搜集到了孫犁的《風云初記》、《鐵木前傳》等書。 王彥博說,1978年,他邁入了衡水師范的大門,成了學校圖書館里的“鐵桿閱客”。每每手里捧著的大多是孫犁先生的文字———《津門小集》、《村歌》、《孫犁散文選》、《孫犁人生小品》、《孫犁文論集》、《書林秋草》等。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一所縣辦中學,很快組織起了一支學生的朗讀隊伍。他為學生們領讀“月亮升起來了,院子里涼爽得很”。在他帶動下,這支16人的小組織,人人很快都對長達5000多字的《荷花淀》背誦如流,并多次在學校和縣里舉行的文藝演出中奪獎。 1988年5月的一天,已在縣委宣傳部工作的王彥博,得知孫犁捐出故居與部分工資給村里建小學一事,出于對孫犁的感情,很快寫成了稿件《孫犁捐出故居為村里建學校》,《光明日報》、《農民日報》、《河北日報》等媒體紛紛刊發了此稿件。這年6月16日,他到天津拜見了孫犁先生。回來后,按照先生為他出的題目,完成了散文特寫《孫犁與故鄉人》、《孫犁軼事三則》、《孫犁回故園記事》等文章,刊發在了國家、省、市多家媒體。 持續搜集整理先生事跡 王彥博持之以恒地堅持對孫犁作品和各種事跡的搜集和整理。2011年,王彥博先后購得《孫犁傳》、《孫犁全集》,還有介紹孫犁的《布衣,我的父親孫犁》等書籍,并進一步寫作搜集記錄大師生活、創作、交往20多萬字的孫犁軼事與作品點評。他牽頭創辦的《安平文學》大量刊發與孫犁有關的散文,并辟專欄“舊影泛香”,登錄配有大師舊照的文學特寫;這年8月,他在由安平中學領導發起組建的“安平中學孫犁文學社”成立儀式上,為莘莘學子作了《一鱗半爪說孫犁》主題演講,隨后不久,還聯合有關企業,舉辦了《我仰慕孫犁》全縣中學生有獎作文競賽…… 為打造孫犁文化獻計獻策 在2012年1月召開的安平縣政協會議上,王彥博提交了主題為“打造孫犁文化亮點,提振安平中外影響”的五項建議案,包括舉辦“紀念文學大師孫犁逝世十周年座談會”、“孫犁杯全國散文大獎賽”、舉行“孫犁雕像落成揭幕”和“文學大師孫犁作品家鄉捐獻儀式”、出版《孫犁軼事集錦》等。得到了縣領導的認可與支持。 目前,安平縣打造“孫犁故里”的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2012年7月,由他牽頭組織舉行了全縣文化界“文學大師孫犁逝世十周年紀念座談會”。前不久,他還在策劃創作一舞臺作品講述大師故事,安排專家創作并朗誦《懷念孫犁先生》,組織安平中學師生表演孫犁散文組合朗誦的基礎上,執筆創作了國內第一首贊頌孫犁大師的歌曲《常常想起您》。2012年11月,在安平縣城的東西南北入口,懸掛起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師孫犁故里”的顯著標牌…… 庚逾天命,王彥博對孫犁的崇敬與日俱增,是何動力驅之不怠,他說自己似乎也說不清楚。隨著中國第一尊孫犁全身雕像落成,他希望安平不僅僅是榮戴世界絲網之都的經濟強縣桂冠,而且將成為集中國革命解放區文學、荷花淀派文學、孫犁文學的大本營與學研中心。以是推思,為蕓夫先生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很多,他會繼續努力…… 日本漢學家渡邊晴夫癡迷孫犁 5月10日,本報記者采訪了來安平縣參加“紀念中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誕辰100周年”活動的日本著名漢學家渡邊晴夫。他說,獨特的審美思想與人道主義精神是孫犁文學的核心。 據了解,渡邊晴夫是日本著名漢學家、原東京大學國學院教授、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理事、日中兒童文學美術交流中心副會長、東日本漢語教師協會副會長。他十分熱愛中國和中國文學,他說,要用自己的努力,讓日本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學。他認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對孕育日本文化起了巨大作用。渡邊晴夫說,當他還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時,一本《三國演義》讓他迷上了中國文學,從此一發不可收,逐步成長為一個研究中國文學的漢學家。《孫犁與魯迅》、《孫犁與古典》、《孫犁的初期小說》、《荷花淀論》等在日本文壇影響深遠的“論孫犁”,均出自渡邊晴夫之手。 5月10日下午,說起與孫犁的淵源,剛剛趕到安平縣參加紀念活動的渡邊晴夫對記者說,他在1954年上大學時開始學漢語,1958開始研究中國文學,研讀解放區作家趙樹理、孫犁、丁玲、周立波等人的作品。當時他熟讀了孫犁的《荷花淀》、《白洋淀紀事》、《風云初記》、《鐵木前傳》等前半期的代表作品。到了上世紀90年代渡邊教授開始研究中國微型小說,這時他讀到了孫犁的文革以后寫的《云齋小說》,其中都是2000-3000字的微型小說,開始對孫犁著了迷。2004年、2005年,他到了白洋淀、孫犁的老家安平追尋過孫犁的足跡。到現在為止,關于孫犁的論文,他已經發表了20篇。 采訪渡邊晴夫時,他一口流利的漢語,說起話來謙遜和藹,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人們根本聽不出他來自日本。說起對孫犁的整體印象,今年77歲的渡邊晴夫說,孫犁是個獨特的作家,他獨特的審美思想與人道主義精神是其文學作品的核心。希望這次孫犁安平故鄉之行,能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孫犁、了解孫犁。 安平傾力打造“孫犁故里”文化名片 為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遺產,凸顯安平的文化底蘊,讓孫犁文化輝耀網鄉,從去年9月開始,安平縣文聯積極組織人員,先后到北京、石家莊、天津、衡水、保定以及孫犁故里孫遼城村等地,聯系大師的親屬、摯友,歷時一個多月,多方搜集整理了與大師有關的包括老照片、大師手跡等在內的50余件珍貴文物。隨著孫犁文學獎散文大賽和孫犁塑像落成典禮的成功舉辦,“孫犁熱”持續升溫,品讀大師作品、崇尚大師精神在安平蔚成風氣。 孫犁雕像隆重落成 去年11月29日上午,新搬遷入住的安平中學鑼鼓聲聲,彩旗飄揚,孫犁雕像揭幕儀式在孫犁廣場隆重舉行。這尊塑像是國內第一尊為大師雕刻的全身漢白玉塑像。底座正前方“孫犁”二字,由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親筆題寫。 孫犁文學獎散文大賽頒獎儀式成功舉行 去年11月29日,安平縣迎來了一次隆重的文化盛會,由河北省作家協會與衡水市委宣傳部、安平縣委、安平縣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孫犁文學獎散文大賽”頒獎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獲獎作者、文學愛好者、學生代表等共計1000余人參加了頒獎儀式。 收集50余件珍貴文物 為讓孫犁文化輝耀網鄉,從去年9月開始,安平縣文聯積極組織人員,先后到北京、石家莊、天津、衡水、保定以及孫犁故里孫遼城村等地,聯系大師的親屬、摯友,歷時一個多月,多方搜集整理了與大師有關的包括老照片、大師手跡等在內的50余件珍貴文物。他們還把這些文物照片制作成精美的展牌,致力突出安平縣域特色和孫犁家鄉情懷,展牌在剛剛結束的孫犁文學獎散文大賽上一經亮相,便深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孫犁迷”們。 在此次收集的文物中,許多文物十分珍貴:如孫犁手書“大道低回,大味必淡”;孫犁的代表作品《風云初記》手稿……此外還有孫犁為安平籍作家張根生親手題寫的書名《滹沱河風云》、與張根生的親筆書信、孫犁故居老照片等。 電臺展播《孫犁在故鄉》 “1937年秋,一個載入華北史冊的災難性的季節,老天怒吼,雷聲嘶鳴,連日的暴雨傾盆而下。河北省安平縣境內,溝滿壕平,一片汪洋,沖出滹沱河槽的洪流,如咆哮的猛獸般撞擊著南北河床。鄰近南堤的孫遙城村內,大街小巷水漫金山……”這是3月19日安平廣播電臺《散文藝苑》新開的欄目《孫犁在故園》的現場錄音。該欄目的開播拉開了該縣紀念孫犁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 “我仰慕孫犁”征文競賽 安平中學、安平縣第二中學、第三中學等學校相繼開展了“我仰慕孫犁”主題征文活動。主題征文活動是該縣面向全體中學生開展的,旨在通過征文大賽的形式,讓安平縣的青少年從小開始了解孫犁、學習孫犁、傳承孫犁、借鑒孫犁,讓孫犁文化在安平大地生根發芽。5月4日,舉行了“我仰慕孫犁”征文大賽頒獎儀式。 文學刊物開設紀念專欄 在《安平文學》開設紀念專欄,陸續刊登了《此情綿綿向蕓夫》、《懷念伯父孫犁》、《厚德傳歌———孫犁與鐵凝》等紀念孫犁的文學作品。 舉辦書畫展 5月初,來自河北省作協、衡水市政協、文聯及衡水市各縣市區作家協會、書畫家協會代表、媒體記者等共計80余人參加了書畫展開幕式并參觀了書畫展覽和孫犁生平簡介展。所展書畫作品是從征集的200多幅作品中挑選出來的100幅精品。 召開座談會 5月6日,安平縣在大子文鄉政府隆重召開了“紀念孫犁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弘揚孫犁先生畢生創造的先進文化,學習傳承大師崇高的人文精神。河北省作協副主席王力平、劉建東,衡水市文聯主席劉月卯及省市孫犁研究會成員出席座談會,60余名“孫犁迷”暢所欲言,為今后繼續研究孫犁、學習孫犁、傳承孫犁獻計獻策。 另外,中國閱讀研究會、河北大學、河北圖書館、博覽群書雜志社,在5月11日共同舉辦“2013華夏閱讀論壇”之“孫犁故里書香安平”主題年會;5月12日,在安平中學舉辦孫犁圖書館開館儀式;同日,在縣迎賓館南側舉行孫犁紀念館奠基儀式;同日,河北省作家協會、衡水市委宣傳部等部門共同舉辦“孫犁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 簡介 孫犁(1913年農歷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作家,是我國革命文學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國當代文學界的一位大師,被譽為“荷花淀派”的創始人。原名孫樹勛。河北省安平縣孫遼城村人。代表作:《荷花淀》,《蘆花蕩》,《度春荒》,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村歌》,小說與散文合集《白洋淀紀事》。他對中國文學發展的卓越貢獻以及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贏得了廣大作家和讀者的敬愛。 評價 作為一名寫作者,在我心目中,孫犁先生是一位有著長久藝術生命力的作家,他跨超不同歷史階段和讀者親切對話,對當代文學持續產生影響。我多次說過,是孫犁先生和他的小說引領我去探究文學的本質,去領悟小說的魅力,去琢磨語言在千錘百煉之后所呈現的潤澤和力量。 ——鐵凝 評論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說,其實哪里有派而流,孫犁只是一個孫犁。孫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縱然萬千,但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風格,看不到他的風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語言,看不到他的語言有他情操的內涵,便把清誤認為了淺、把簡誤認為了少。 孫犁不是個寫史詩的人(文壇上常常把史詩作家看得過重,那怎么還有史學家呢),但他的作品直通心靈。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發老辣得沒有幾人能夠匹敵。舉一個例子,舞臺上有人演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稱得上活諸葛,但活諸葛畢竟不是真正的諸葛。明白了要做活諸葛和諸葛本身就是諸葛的含義,也就明白了孫犁的道行和價值所在。 ——賈平凹
|
關鍵詞:孫犁,誕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