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皮影現代新風入“非遺” 三落三起肥鄉皮影
兩根豎直的木棍上掛著一塊長方形的白布做幕,中間放著一個電燈泡映襯投影,鑼鼓梆子伴奏,光與影之間,一位老人口唱戲詞、手拿皮影在幕布上自如表演。簡單的舞臺、光影的配合,這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北省肥鄉縣舊店鄉東馬寨村皮影戲的演出現場。 三落三起的肥鄉皮影 今年67歲的李修山老人是肥鄉皮影第四代傳人,他17歲便每天放學后跟著村里的老藝人們在牛棚里里學習皮影,回家再向會表演皮影的爺爺請教切磋,由于天資聰明,再加上刻苦好學,很快李修山就掌握了皮影戲表演的基本技巧,成為村里最年輕的皮影表演佼佼者。“肥鄉皮影經歷了三落三起,能發展到今天可不容易啊!”提起肥鄉皮影的興衰與艱難,李修山感慨萬千地說,冀南一帶的皮影戲起源于北宋末年,清末民初由老藝人蘇萬通傳到肥鄉縣,后廣泛流傳到成安縣、磁縣、臨漳縣、永年縣等地,其后幾經榮衰,至“文革”時中斷。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東馬寨村又興起了一股新的皮影熱潮,村大隊特地買了兩頭牛,將牛屠宰,牛肉賣掉,牛皮做成皮影,大家把鑼鼓家什湊到一起,一個新的皮影藝術團產生了,李修山給皮影團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肥鄉縣東馬寨村復興皮影團,寓意皮影戲迎來新生、走向復興。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83年,電影、電視開始盛行,皮影再次遭受沖擊。 1998年,李修山聯系韓克禮、韓慶和等幾位老藝人,重新組織起皮影劇團。由于多年沒有表演,演出器具散落各處,他們東尋西找、翻箱倒柜,也只找到了一些皮影,沒有找到樂器,大家連借帶買才算湊齊了行當。當年10月19日,在李修山家,隨著一聲高亢的鑼響,肥鄉皮影鏗鏘的唱腔響徹天空。 2006年,隨著國家對民間文化的重視和保護力度越來越大,肥鄉皮影真正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這一年,肥鄉皮影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李修山也成為國家級非遺第四代傳人。 “老瓶裝新酒”煥發第二春 申遺成功后的李修山越發忙碌了,他搜集整理出《殷紅下山》、《王莽篡朝》、《哪吒鬧海》、《五鬼陣》等七八個演出劇目,形成近9萬字的皮影戲劇腳本。2011年冬天,他還在邯鄲市創建了冀南皮影傳承基地,大張旗鼓地培養皮影戲劇表演新人,讓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光與影的世界,感受并傳承中華優秀民間文化瑰寶。“皮影也得創新改革,要跟得上時代需求。”李修山說。有一次,他們在外地演出,當時定好演出時間是一個小時,但只演了20分鐘就沒人瞧了,回想起那次“慘痛”的經歷,李修山至今歷歷在目、終生難忘。“劇本老、唱詞不新穎,年輕人不喜歡,再加上電視、電腦等現代科技的沖擊和年輕人大都出去打工掙錢,無人愿意學,皮影的生存和發展越來越困難。”正是有了那次不成功的演出,使李修山下定決心對皮影進行大膽創新改革。近年來,在他的努力下,肥鄉縣舊店鄉東馬寨村戲班因能演出的劇目最多,演員比較齊全,且老少搭配適宜,不僅成了邯鄲皮影戲班中的佼佼者,也代表了“冀南皮影”的基本面貌和生存狀態。 “我們去年演出了十幾場。”李修山說,他們劇團演出的次數還算比較多,雖然不掙什么錢,但只要有人看,他們就高興。近幾年,他還把現代社會新風尚編成劇本,新編了《包公“巧斷”稅務案》、《殯葬改革新風》、《宣傳計劃生育》快板戲等十余劇目。并與婚慶公司合作,準備引進聲、光、電等特效技術,增強觀眾視覺沖擊力,真正讓古老的藝術煥發出青春活力。 |
關鍵詞:皮影戲,非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