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嚼”名家經典的價值何在
莫言、賈平凹、畢飛宇……這些著名作家,今年將遭遇《咬文嚼字》期刊的“逆襲”。據悉,《咬文嚼字》今年將逐一“咬嚼”12位茅盾文學獎得主的文學代表作,并定期公布“病情報告”,而此舉受到了文壇大家們的熱烈歡迎。該雜志總編郝銘鑒認為,這次的“咬嚼”行動“不是拆臺,而是補天”,是做文字的美容師。 在文字運用越發“隨性”的今天,《咬文嚼字》雜志所扮演的,無疑是個守舊、嚴苛、不那么討好的矯正者角色。《咬文嚼字》宣布“開咬”大家名作,或許可視作又一次重申漢語規范、反制寫作劣習的可敬努力。 誠如郝銘鑒所言,選擇開咬名家名作,其實有很現實的考量。一方面,此類作品代表了漢語使用的最高水準,拿之開刀大有一試深淺的意味;另一方面,文學經典必會成為后來者之參照。為其勘誤,能建構起“正確的典范”。 《咬文嚼字》的堅持令人尊敬,但同時也得提防走向另一極端:避免任由這種“最保守的語言信仰”主宰文字生活。對很多作家而言,個性化的寫作方式、先鋒的話語試驗,往往恰是其魅力所在。若一味推著他們回歸“范式”之內,反倒是漢語世界的損失了。 就現階段而言,《咬文嚼字》所查出的名作病癥,主要集中在“詞語的誤解誤用”、“知識性差錯”和“錯別字”。所幸,這些都是較客觀的謬誤,基本不會有“矯枉過正”的危險。事實上,當各方在對《咬文嚼字》的勘“誤”表示認可時,也須堅信“文字的規范”始終是變化的。 《咬文嚼字》的存在,注定是漢語世界的幸事。其總編宣稱,“這次的咬嚼行動,是為當代文學經典去除瑕疵。”然而何謂“瑕疵”?若僅將之解釋為“與最標準規范相悖的存在”,未免太過簡單了事。畢竟,有些錯誤是確定無疑的,而另一些則是模糊的。基于此,當《咬文嚼字》捍衛了一種最正統的范式,作家們那些新嘗試與新突破,也未必一無是處。終究,開咬名家經典的價值,并非在于一個絕對正確者“去偽存真”,而是引發各方一起思考,重新審視屬于我們的文字。-然玉(媒體人)
|
關鍵詞:《咬文嚼字》,逆襲,著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