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從概念到行動
實現從城市優先發展轉向城鄉互補、協調發展,要把握幾個關鍵:一是農村與城市有各自不同的發展規律。從歷史上看,凡是用城市發展規律取代農村農業發展自身規律時,“三農”問題就趨惡化。二是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決不能盲目將現代農業建立在化學農業、能源農業的基礎上。三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絕對不能搞成“一樣化”發展,不能把農村都變為城市,而是要走城鄉協調發展道路,實現兩者差異化互補、協調發展。只有差異,才能互補;只有互補,才能協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農業和農村發展新模式。 當前農村規劃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盲目撤并村莊,片面理解城鎮化,忽視農業生產的特性。二是盲目對農居統一改造,忽視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忽視傳統民居的“個性”。三是盲目安排村莊整治的時序,比如村里的路還是土路,農田里卻鋪上了水泥路;村民飲水困難,而玉米地里卻有了自來水管。四是忽視小城鎮建設,沒有形成推動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合力。實現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必須解決好以上問題。 從城市過度擴張轉向生態新城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當前,傳統城鎮化的弊端正逐步顯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失衡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一些大城市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城市病”日益嚴重;小城鎮相對萎縮,人居環境退化、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環境污染嚴重;中西部一些地區盲目照搬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模式、一味攀比城鎮化速度和城市規模的“空城”現象正在涌現。 解決以上問題,一是圍繞大城市新建一批衛星城,緩解大城市病。城鎮的最佳規模不僅與城市產業性質(能否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資源集聚和技術創新的能力)有關,而且還與城市產業與區域中心城市的互補程度和城市自身是否具有特色等方面有關。實踐中,要制止部分地區層層分解城鎮化指標、人為造城等錯誤做法,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協調發展。二是建設生態城市,實現資源循環、生物多樣性、功能混合、能源節約和再生、對自然低沖擊和宜居宜業。三是對既有城市進行生態化改造。 從高能耗轉向低能耗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嚴峻的能源制約。從實踐中看,能耗“三板塊”中,建筑與交通的能耗將占全社會總能耗的60%左右,而且呈現“剛性”結構。也就是說,我國未來的能源安全是由現在的城鎮化模式決定的。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實現建筑從高能耗向低能耗轉變。 實現低耗能,就要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具有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的“四節一環保”特征,是當前節能減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綠色建筑在節能減排的同時,對減少室內外污染,保護環境,改善居住舒適性、健康性和安全性都具有現實意義。發展綠色建筑,不僅要著眼于減少能源的使用,還必須考慮盡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應用等;推廣節能技術,對新建建筑強制執行節能標準;實施財政稅收激勵政策,對綠色節能建筑給予財政補貼。 從盲目克隆國外建筑轉向傳承城市文脈和特色重塑 推進新型城鎮化,絕對不能盲目克隆國外建筑,而是要傳承自身的文脈,重塑自身的特色。沒有自己的文脈,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優勢就發揮不出來,就會千城一面。 華北大地,各地都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在傳承文脈和特色重塑中應遵循三項準則:1、原真性。保護文物要堅持歷史真實性標準,保護所遺存的全部歷史信息,要“整舊如故,以存其真”。2、整體性。歷史古跡、文化遺產與它的環境同時存在,保護歷史街區本質上是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信息;不僅要分層次、分門別類地對歷史街區進行保護、維修和整治,還要對周邊新建建筑的高度和式樣進行控制。3、可讀性。歷史文化遺物會留下滄桑歲月的印痕,可以從這些痕跡上讀取“歷史事件”和逐步演變的規律。如果對歷史建筑和街區“大團圓”式整體翻修,極易造成對“可讀性”的破壞。總之,城市規劃建設要在尊重自然、尊重本地文化、尊重普通人的需求與歸屬感的基礎上,優化城市的空間結構和人居環境。
|
關鍵詞:城鎮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