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京:讓全村每一個人都有書看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在燕趙大地上,在街頭巷尾、田間阡陌,活躍著很多普普通通的文化追夢人。 “戲是我的夢,戲是我的魂,戲是我的命……”文化追夢人的杰出代表、表演藝術家裴艷玲,唱出了文化追夢人的執著與理想。不管是文壇的翹楚精英,還是藝界的無名之輩,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這個夢想是美麗的中國夢的一分子。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得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必然會實現。在這個充滿激情和活力的時代,你、我、他,又有著怎樣的文化夢想? “我一直有個夢想:讓全村每一個人都有書看。”5月4日,在正定縣南牛鄉曹村,63歲的安春京對記者說。 記者面前的安春京頭發稀疏,臉色黑紅,衣著樸素,粗厚的雙手握起來非常有力。就是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農家老漢,一張嘴卻叫人吃驚不小:“讀書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小時候就知道這句詩,從小也就愛讀書、愛買書。”“如今我家有3000多本書,雖不能說是‘坐擁百城’,但也‘足以忘暑’。”“有一天,我正在地里干活,突然想起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句詞,可就想不起作者是誰,趕緊給大兒子打電話,他告訴我是李煜,我這腦子真是不行了。” 安春京說,上中學時,家里窮,買不起書,就不吃中午飯,把錢省下買書。“我最早買的一本書是《光輝的榜樣———焦裕祿》,那還是上世紀60年代。”說著,他從書架上翻出這本書,紙張已經泛黃,但保存完好,看得出主人對書的愛惜。“改革開放后,家里條件變好了,我就常去縣城的書店里買書,差不多攢了1000多本。文學類的書比較多,主要也是為了讓孩子們看。” 安春京說,“言教不如身教”,在他的影響下,三個孩子都愛讀書,也因為讀書而改變了命運。如今,大兒子從天津商學院畢業后,在北京一家雜志社做編輯,自己出了本書。二兒子中專畢業后已經上班。小兒子碩士在讀,即將畢業。“我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跟仨兒子一起聊天,聊歷史人物、聊詩詞,很有意思。” 安春京的家里有十幾個書架,上面都是書。“這些書中我自己的有近1000本,剩下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教授捐贈的。他是聽說了我愛讀書的事情后,專門來看了一趟,捐贈了2000多本書。也算個小小的圖書室了。” 這么多書,怎么才能發揮它們的作用呢?安春京決定向全體村民開放,免費借閱。“說老實話,開始我也想收點費用。可人們一聽說收錢,誰都不來。我再一想,算了,還是免費吧。這不,為了生計,我在縣城找了份工作,在一家公司當保安,值夜班,白天回家照看圖書室。” “來我這里借書的,孩子們占多數。他們來了,說一下家里大人們的名字,就可以登記借書。”安春京手中拿著幾個登記用的借閱本,上面記得滿滿的。“我看到孩子們愛讀書,就打心眼里高興。”為了鼓勵孩子們讀書,安春京專門跑到縣城的新華書店買了近百元的書,在扉頁上寫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然后送給孩子們。有孩子們想讀但安春京家里又沒有的書,他就專門到書店去買,買不到,就托在北京工作的兒子買了寄回來。安春京還寫了一封題為“致3-6年級同學”的公開信,到學校發放,告訴孩子們讀書的道理。 于建嶸教授捐贈圖書后,安春京勁頭更足了。他印了很多勸人多讀書的傳單,每逢村里、鄉里過集,就去發放。他還多次在村里的大喇叭上廣播,希望村民們到自己的圖書室看書。“滿地的酒瓶子、嘈雜的搓麻聲、不顧影響的吵罵環境能熏陶出大學生嗎?讀一讀書吧!讀一讀好書吧!”“當你學會了做一個培養‘天才’的好父母時,也許你的孩子也就真的成了未來的‘天才’了。”“加入到讀書讀好書的隊伍中來吧。十分歡迎你來借閱。地址:安春京家西院。”安春京的苦口婆心,見到了成效。現在來借書的人多了,每個月借閱量有200多本。 采訪即將結束,當我們問安春京有啥問題沒有時,他說,希望自己圖書室的規模更大、更正規就好了;希望有關部門能給予支持、指導;希望縣里、鄉里或者村里多幫他宣傳、支持他的圖書室;希望大人、孩子都愛讀書,都多讀書;希望能找到更多和農村老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書,比如農技方面、法律方面的書籍…… 在被打掃得干凈、整潔的小小圖書室里,沖一杯茶,翻閱一本自己喜愛的書,那種感覺真是愜意。安春京說,這個時候,自己有一種“大富翁”的感覺,幸福極了,“我希望有更多的村民有我這種幸福感,用書籍來滋潤心靈、提高素質。” |
關鍵詞:中國夢,文化,安春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