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塑像”背后的教育現實不該忽略
漫畫/陶小莫 近日,一條微博在網上躥紅,該微博稱:湖北來鳳縣一中學為一學生立碑紀念,這名學生在去年高考中成為恩施州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校方稱此舉是為“激勵在校學生”。來鳳縣教育局1日上午了解情況后,校方開始拆除該塑像。 考上清華的學生被母校在校園立像,如大多數聲音所斥責的,這是應試教育扭曲下的畸形成才觀的泛濫,是為高分和名校“立像”,實質是學校為自我宣傳而設的廣告牌。 不過,類似行為實在非新鮮事,或許這次的立像實在超出了圍觀者的心理預期,才得以引來如此的圍觀效應。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現象的出現,除卻應試教育下教育觀念的扭曲,如果考慮到被立像的學生是該縣幾十年來的第一個州理科狀元,其另一種生成因素同樣不可忽視。 在絕大多數農村,學生考上清華北大可以說是數年一遇,這背后是物以稀為貴的生動體現。這個“稀”體現在,一是較之于城市中學,農村學子考上名校的概率要低得多。二是城市孩子的成才途徑和通道要多于農村學子。在這個背景下來觀察為學生立像的荒唐現象,不難發現,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和農村學子成長和流動通道單一,也是為學生立像的另一個重要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為學生立像的學校屬于一所民辦中學,相對于官辦學校,民辦學校在辦學資源和生源上都存在弱勢,因而對考取清華這樣的廣告效應的需求無疑更甚。相較于官辦中學,民辦中學盡管在教學理念和人才觀上都應更為開放。然而,因為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所以只能在應試成果上“火拼”非民辦學校。 樹立不到一個月的雕像被輕松“拿下”,但要徹底瓦解樹起雕像的力量,絕非一時之功。這應是教育改革和教育資源整合,應當被看到的現實。-朱昌俊
|
關鍵詞:狀元,塑像,來鳳縣,教育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