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家公司”真的不該“很滋潤”
截至4月27日,滬深兩市最大“敗家子”榜單公布,國企包攬十大榜單。統計顯示,十大巨虧企業2012年度合計虧損達497.24億元。
縱觀今年“十大敗家公司”榜單,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虧損嚴重,二是補貼超過虧損。這邊虧錢那邊補,在570億政府補貼潤色之下,虧損大戶一點也不吃虧。 這些“敗家公司”虧損的原因,值得探究。首先,它們有沒有把國家的錢,裝進高管和職工的腰包?按正常思維,企業虧損受損失的應是員工,但大家卻看到相反的情況。比如某大型國企所屬的兩家企業,在2003年至2010年1月期間,違規使用福利費和工會經費1276.93萬元,其中的1037.06萬元用于發放職工獎金、補貼;公司部分領導班子成員違規在兼任董(監)事的下屬公司領取薪酬一千余萬元等。 同時,有沒有地方政府暗中縱容?去年前三季虧損11.7億元的重慶鋼鐵在當地財政的大力庇護之下,成為幸運兒。2012年12月19日,某國企宣布收到當地財政局5億補貼資金,5天之后收到當地財政部門的15億元資金,公司隨之發布了盈利約1億元的業績預告。也就是說,這家國企從即將被ST到全年盈利僅僅用了6天時間。最后,還要看看存不存在決策失誤?有時候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在國企是不鮮見的。 鑒于這些國企投資的錢,是納稅人的血汗錢及持股股民的錢,因此,國企對任何投資行為,不僅有責任、有義務向大眾做出明確交代,更要有責任人為巨虧擔責。
|
關鍵詞:滬深兩市,敗家子,國企,榜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