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不透明:蘇聯水質怎么破?
我們先是失去了純凈的江水、湖水,后來又失去了干凈的地下水,緊接著,自來水水質無法達到國家標準了,有的人或許還曾慶幸過———至少我們還可以買瓶裝純凈水,現在,連這種水都危險了。 市面上的各式瓶裝水,執行著混亂的水質標準:不對外公開的企業標準,低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即便是國家標準,也比自來水的國標低很多,其中細菌含量等指標的檢測,還在按照二十多年前已解體的蘇聯的標準執行。 標準混亂迷人眼,誰也不知道,那看似純凈透明的瓶裝水中,到底藏著多少秘密。當記者向一些企業發函,希望了解其執行標準的詳細內容時,無一例外地遭到拒絕。 這些瓶裝水的廣告,描繪了那么健康的安全飲水圖景。但是廠商卻不愿意告訴我們,他們口中的安全標準是什么,健康承諾又建立在怎樣的檢測之上? 在食品安全的戰爭中,一敗再敗的消費者,想必早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秘密越多的食品行業,其安全性越難保證。想破除瓶裝水執行的混亂標準,唯有透明這一條途徑。 【實驗室不安全:管理漏洞怎么破?】 說到不安全的瓶裝水,燕客不由得想到上個月發生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里的投毒事件。高校實驗室的安全問題,也由此引發人們關注。 但復旦的悲劇還未遠去,南京理工大學的實驗室又發生意外。據該校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學校正打算對這座實驗室進行安全拆遷,未料想施工人員私自盜拆實驗室金屬構件結果引發爆炸。 這并非偶發事故。十九年前清華朱令案中的重金屬鉈,便被懷疑來自高校實驗室;南京大學實驗室里的甲醛曾發生泄漏;東北農業大學師生在實驗室里感染病毒;廣東一些高校的實驗室,經常大門常開,人人可進,管理混亂,有毒試驗品保管并不嚴格。 發生事故的這些實驗室,原本都有著詳細的管理規定,但問題在于執行層面。“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實驗”、“謹慎、謹慎再謹慎”這兩條原則,顯然并沒有為這些實驗室的管理者所遵守———許多高校實驗室中,甚至并沒有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大多是靠老師與學生的自我管理。于是,很多能夠切實阻止悲劇發生的成文規定,便只停留在了紙面上,危險便隨時潛伏在充滿浮躁、粗心氛圍的實驗室空氣里。 【違規者不公開:調查暗箱怎么破?】 有些人卻巴不得管理規定不被執行,他們好借機鉆空子,比如考試中的替考者們。 安徽阜陽市農村信用社今年的招聘考試中,被發現了4名替考人員———這還不是監考機構的功勞,全賴有人舉報。可見,招考過程中的監考規定,被漠視到了何種程度。 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當記者詢問安徽省農村信用聯合社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這4名考生身份時,對方卻答道:“我們已經取消了,不就結束了嗎?家丑最好不要外揚。”他說的取消,是取消了這四個人以后報考該信用社的資格。 這位負責人還透露,“阜陽每年都有一兩個考生找人代考的現象,今年比較嚴重。”這證明了其懲罰的無意義:對沒有能力的人來說,找人替考比自己參考要好很多,即便失敗被抓,最多就是以后不能參加這個單位的考試了,可一旦成功……誰也不知道,除了這4個“不幸”被人舉報的考生外,是否還存在其他的替考行為?就連這位負責人也承認“很有可能還有其他人未被查出”。 家丑不可外揚,不過是調查結果搞暗箱操作。作為國家金融機構來說,這種“暗箱操作”,顯然是一種未能盡責的行為。 據報道,他們正打算以當地風氣不好為由,取消阜陽考點。對那些遵守規則的人來說,這顯然是不公平的。而且燕客以為,這也絲毫不能解決替考的問題———除非他們能夠公開替考者的身份,并訴諸正常的法律渠道,讓違規者獲得應有的懲罰。 要知道,若違規不被懲罰,則守則就沒有任何意義。(本期主筆張恒 ) |
關鍵詞:礦泉水,國標,水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