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摒棄學生捐“紅錢”
每當發生自然災害后,各地學校都會鼓勵學生捐款。雅安地震發生后,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和怡海幼兒園就在學生和幼兒中發動了募捐,老師們鼓勵學生多捐,說“應向捐得多的小朋友學習,捐紅色的錢”。 “紅錢”就是百元大鈔,這筆錢對幼兒來說不是小數字,雖然校方否認向學生下達了捐款指標,但老師在執行中總會采取鼓勵、暗示誘導學生多捐,名義是:錢捐得越多越有愛心。 這樣的慈善觀偏離了慈善的本質。行善不在錢多錢少,而在于發乎真心和誠心,這是為世人所公認的慈善本質。只可惜老師將捐款多少作為衡量愛心大小的標尺,然后據此來制定捐款標準,劃定最低捐款線,或明或暗誘導學生多捐款。 對缺乏慈善認知能力的小學生灌輸這樣的慈善觀,非但不能培養孩子的愛心,反而會助長他們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現在的年輕人為何缺乏行善動力,愛心為何常常不堪一擊?根子當從變了味的學校愛心教育中去找。 說實話,在發動小學生尤其是幼兒為地震災區捐款問題上,筆者認為不應大力倡導,更不應鼓動和發動;即使難以禁止,也應適可而止,不宜追求實際的捐款數量。理由除了小學生和幼兒不具備行善能力和缺乏慈善認知能力外,還在于不會行使拒捐的權利。 抗震救災更多的是政府和大人的責任。如學校真想通過組織捐款來達到愛心教育的目的,那必須摒棄鼓勵學生多捐款的流行方式,大力提倡如紹興魯迅小學教育集團“微心愿獻災區”這樣的方式。-王學進(媒體人)
|
關鍵詞:地震,學生,捐款,百元大鈔,紅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