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職工4個垃圾箱倆月撿300斤饅頭 要珍惜糧食
王鐵嶺將撿來的饅頭擺滿了小區圍墻上的花磚縫隙,時刻提醒鄰居們要珍惜糧食。馬鳳娥 攝 整個的白饅頭、整袋的長花卷、未拆封的大面包……從小區垃圾箱里,省會退休老職工王鐵嶺翻出家庭“小餐桌”上容易被人忽視的“大浪費”——— “這么好的大白饅頭,咋說扔就扔” 把饅頭擺進圍墻花磚縫里的一剎那,王鐵嶺老人的手輕微地抖了一下。“這么好的大白饅頭,咋說扔就扔?”老人嘴里小聲地咕噥著。 4月18日上午,石家莊棉一小區43號樓下,76歲的王鐵嶺在小區里撿完饅頭,又在圍墻邊擺弄起來。長長的圍墻上,晾滿了他這兩天撿來的累累“碩果”:整個的白饅頭、整袋的長花卷、未拆封的大面包……一字排開,密密麻麻。圍墻下的高臺上,四五個大塑料袋里,晾干的饅頭塞得滿滿當當。圍墻對面的樓下,兩個尼龍袋被苫布蓋著,露出的一角里,風干的饅頭“咧著大嘴”,正對著來往的路人。 “從過年開始到現在,樓前樓后的4個垃圾箱,光撿出來的饅頭少說也有300斤。”看著這些饅頭,老人總覺得既可惜又心疼。 王鐵嶺老人,是石家莊市針織廠的一名退休職工,家就住在棉一小區43號樓。2月初的一天,王鐵嶺在小區里遛彎時,發現樓前的垃圾箱旁扔著一袋饅頭,打開一看,整整10個!“只是硬了點兒,熱一熱就能吃。這么好的糧食白白扔了,多可惜!”他撿了起來,曬在小區圍墻上的花磚縫里。從此,王鐵嶺早上遛彎時,總會從附近的垃圾箱里撿饅頭、花卷、面包,每次都有“收獲”,多的時候能撿回一二十斤。 前幾天,小區垃圾箱前發生的一幕,至今讓王鐵嶺老人深感震驚。“3個這么大的面包,超市賣8塊多一個,一口沒動,一個小姑娘就給扔了!”老人一邊比劃著,一邊解開一個塑料袋,翻開最上面的兩個花卷,記者發現那3個面包早已風干,靜靜地躺在一堆饅頭之中。 隨著饅頭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放饅頭的地方也日益顯得局促。沒辦法,王鐵嶺老人只得托人,把晾干的饅頭帶回保定博野的農村老家喂豬喂狗。 “少撿點吧!”好多鄰居都曾這樣勸他。因為垃圾箱里的東西不衛生,加上王鐵嶺得過腦血栓,總是低頭、彎腰對身體不好,老伴也反對他每天這樣撿饅頭。可是,每當看到好好的糧食被扔進垃圾箱,王鐵嶺還是忍不住彎腰撿起來。不為別的,老人說,就因為自己知道挨餓的滋味兒:“吃不飽,腿腳浮腫,連路都走不了。” 家家扔一點,帶來驚人的“大浪費” 離老人居住的43號樓不遠,有個臨街的小飯店,飯店后門旁邊的兩個垃圾箱,是“廢品饅頭”的聚集地。一開始,老人以為這些饅頭多數來自這家小飯店。“他們扔過雞、魚、肉、米飯,有‘前科’。”但沒過幾天,王鐵嶺就給這家小飯店“翻了案”:“我特意進去看了一下,人家根本不賣我撿的這些饅頭、面包。” “扔饅頭的,多是小區居民里的年輕人。”王鐵嶺老人如今弄清了這些“廢品饅頭”的來源。4月18日上午11時許,記者隨老人在小區西側的垃圾箱里撿饅頭,正巧碰上一位20多歲的女孩下樓扔垃圾。2個完整的饅頭、3張沒動過的蔥油餅,悄然躺在女孩手中的垃圾袋里。“前兩天從超市買的,這兩天一直加班也沒顧上吃,變硬了。”女孩說道。“還是得現吃現買,這么扔了多浪費。”老人勸了一句。“也不是天天扔,偶爾才扔一次,浪費不了多少。”女孩的話里,透著股不以為然。 偶爾才扔一兩回,一回扔不了幾個,再浪費也沒多少———采訪中,不僅棉一小區,省會多個社區的居民都有這樣的想法。然而,很少有居民意識到,就是無數個這樣“偶爾的丟棄”,正在帶來巨大的浪費總量。4月18日下午,在省會裕華路上的萬隆國際小區,清潔工老張告訴記者,僅一棟商住一體的公寓樓,每天扔出來的饅頭、面包都有好幾桶,“少說也有幾十斤”。 “我撿的這些饅頭,跟大家扔的相比,最多只占三分之一。”采訪中,王鐵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整個棉一小區有25棟樓、1300多戶居民,老人撿饅頭常去的4個垃圾桶,收集的只是周圍8棟樓、400多戶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照這樣算,全小區每個月都能扔掉約500斤饅頭,一年就是6000斤!”老人再三感慨,別看家里的小餐桌不起眼,浪費的量卻大得驚人。 “浪費的都是糧食,能養活多少人啊!”從垃圾箱里撿東西,王鐵嶺停不下自己的腳步。多年來,王鐵嶺用撿廢品的收入不僅資助了多名貧困學生,還在保定博野老家給鄉親們建起了一個“農家書屋”。 “俗話講,量入為出,雖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也不能忘了勤儉節約。”這兩個多月來,老人撿饅頭的同時,總是不忘提醒身邊的每一個人:“天地‘糧’心,一粟一粒皆來之不易。省著買、盡量吃,還能吃的、能用的,千萬別輕易丟棄、浪費。” |
關鍵詞:饅頭,垃圾箱,石家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