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式排隊”背后的城市精神
上海向來是排隊“圣地”。計劃經濟年代物資短缺,人人練就一身排隊的好功夫;如今,上海仍有排隊盛況。排隊其實是現代文明的產物,象征著自律和秩序,是對社會秩序的內心向往。(4月15日《新聞晚報》) 無論購物還是辦事遇到排隊長龍,絕大多數上海人都會選擇自覺排隊,這點讓很多初到上海的人都會由衷地敬佩。上海人這種自律精神也已經感染到了很多在上海工作學習的外地人。 雖說“上海式排隊”現象的產生有一定的歷史因素,但這種象征著城市文明的良好習慣,需要社會形成一種積極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相比較而言,國內很多城市也不缺乏形成排隊的歷史因素,比如計劃經濟年代的物資短缺,這種情況在當時全國大致相同,但很多城市的自覺排隊現象延續得就不是那么好。 在上海工作七年來,筆者經常能遇到這種自覺排隊場景,心里除了佩服就是受到感染,在這種場景下,即使偶爾有那么點想插隊的想法都會被打消,即便再辛苦,也不會去做一個引起公憤的另類。記得有一次回老家探親,一下火車就急奔售票大廳準備買返程票,當時排隊的人并不多,但是卻有那么幾個人就想著插隊直接奔窗口買票,于是忍不住提醒他們排隊,然而得到的卻是幾句罵聲和白眼相送。我突然意識到這里不是上海,我還沒適應過來,在此刻指責排隊的聲音顯得很弱小,不會有人和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經過世博會之后,上海在自覺排隊這方面顯得更加成熟,這種城市文明已經深深影響到了生活在上海的每個人。其實“上海式排隊”不應僅成為一個城市文明象征,而應該成為我們每個城市學習的榜樣。當哪天“上海式排隊”在很多地方都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它也就不會被稱之為“上海式排隊”了。 文明傳承需要每個人的自律,當你積極參與了,當你自覺遵守了,你的內心就會少了很多排隊的辛苦,少了很多的抱怨。當每個人都這么自覺遵守秩序的時候,排隊的效率也會提高,社會的秩序也會顯得更和諧。 |
關鍵詞:排隊,城市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