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市民化政府需要多少成本?
相關鏈接 人社部勞科所調查顯示過半農民工很想當市民 農民工市民化正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課題組歷時半年時間,在北京、四川、廣東、陜西、湖北和浙江進行了專門調研,日前已形成正式報告。 調查顯示,在“您準備在這座城市繼續住多長時間”一題中,61.95%的農民工選擇“能待多久就待多久”,31.09%的農民工選擇“如果可能就在這兒安家住下去”,還有6.96%的農民工選擇“住上幾年”。 農民工愿意定居城鎮的原因有哪些?調查發現,排第一位的是“城市就業機會多,收入有保障”,占55.70%,排第二的原因是“子女能進城上學”,第三是“能學技術長見識,有發展前途”,第四是“享受城鎮公共服務”,“城市看病方便”排第五。 不愿意定居城鎮的原因里,排第一位的是“買不起房”,占65.29%,第二位原因為“城市生活成本太高”,第三、四位原因分別是“能與家人在一起,孝敬父母”和“農村有地有房子”。約有13.71%的農民工選擇“我們根本不屬于這里,遲早要回去”。 調查同時顯示,“沒有住房”是農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大困難。一半多的農民工認為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大困難是“沒有住房”,占55.12%。 根據調查,59.93%的農民工愿意在城鎮買房,改善生活和子女上學是農民工愿意在城鎮買房的兩大原因。40.07%的人不愿意在城鎮買房,主要原因是房價太高,占到73.45%。26.29%是因為“工作不穩定、沒必要買房”,10.66%是因為“城市污染嚴重”。 課題組認為,農民工市民化首要障礙是城鄉二元制度。其次,勞動權益受損,抑制了農民工市民化的意愿。目前仍有不少農民工未簽訂勞動合同,農民工勞動條件普遍較差,工資水平明顯偏低。第三,公共服務不足,減緩農民工融入城市的進程。第四,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有偏差,加大農民工市民化的難度。國際經驗表明,現代化過程總是伴隨著農業份額的大幅度下降和城市化的推進。而在我國,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進程。這種結構的偏差,很大程度反映在農民工身上。近1.6億的外出農民工在城鎮的二、三產業就業并創造GDP,卻因種種障礙,無法完成市民化而真正成為市民。 |
關鍵詞:農民工,市民化,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