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了,我們就更有奔頭兒”
對于那些腦癱的孩子和他們家庭面臨的困境,我們并不熟悉,但他們卻切實地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啟動“生命樹”腦癱救治項目之前,石家莊執行團隊對本地腦癱患兒也進行了細致走訪,其中一個家庭已被定為救助對象,日前,記者也走進了這個家庭,進行了實地采訪。 就是要飯也要給孩子治病 4月10日上午10時,陽光暖暖地照在柏林莊一個小院里,母親拉著兩歲兒子的小手,一點點地教他邁步,并不時地說著“好”、“真棒”來鼓勵他。 這是一個溫暖的鏡頭,但是卻帶著酸澀,這個學步的孩子名叫佳琪,患有腦癱,行走對他來說,艱難而蹣跚。 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腿部殘疾的父親崔斌在小板凳上已經坐了兩個多小時,旁邊是一堆水杯和一臺小型機器,靠著在水杯上印畫,他每月有多則兩千、少則幾百元的收入。 去年5月查出患有腦癱,擊碎了孩子出生帶給他的短暫欣喜。“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左手還不能拿東西,一個開診所的朋友建議去查查,結果查出來是腦癱。” 2004年,因不愿忍受陜西老家一家福利廠的不公待遇,倔強的崔斌離家,一路打工到了石家莊,拄著拐杖,他賣過報紙,擺過小攤,擦過皮鞋,“我只想靠自己的手有尊嚴地活著。”但孩子的病情,讓他不得不返回老家,尋求親情的溫暖和救濟。 在老家住了沒幾天,一位表親把崔斌叫過去,勸他“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吧”,“我就是出去要飯,也不能放棄孩子,我要到一分錢也要想法給孩子治病。”親戚善意的話卻深深地刺痛了崔斌,他收拾好簡單的物件,帶著妻兒又回了石家莊。 麻煩別人感到很慚愧 妻子在石家莊道橋管理處橋涵管理所找了份清潔橋涵的工作,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為給孩子治病,崔斌開始琢磨掙錢的營生,從百度上搜索后,從眾多活計當中他選了給水杯印畫。 他花了一個多星期熬夜學會了設計圖案,并掌握了水杯印畫的技術。電腦是2009年那時候組裝的,花了600多元,好多東西都是二手貨,他又花1000多塊錢買了個彩色打印機。夫妻倆一個月的收入勉強維持家用和給孩子吃藥。 今年1月份,孩子突然發燒,之后開始抽搐,送到醫院,大夫說小兒腦癱會引發癲癇,以后還會發作。“去住院的時候,我們只有兩千多的積蓄,根本不夠住院費。”“是那些認識甚至不認識的朋友們給我捐了錢,幫我渡過難關,”崔斌說的朋友是“寶貝回家”公益網站的志愿者們,其實崔斌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千里緣”,這是他在“寶貝回家”上的網名,他也是一名志愿者。說起朋友們的幫助,崔斌感激中帶著慚愧,他說,他一直都想自食其力,有能力就去幫幫他人,沒想到到頭來還得麻煩別人。 春節前,孩子情況好轉,可以出院了,妻子所在單位知道了家里的情況,又送來了米面油等年貨,一家人算是踏實過了個年。 盼著孩子早點好起來 程艷梅比崔斌小十歲,2008年在電臺的一個交友欄目中,兩人相識,在外人眼里,很難理解程艷梅的選擇,但是她自己很知足,“他做事成熟,人善良,對我家人也很好。” 孩子本該給這對苦難的夫妻帶來歡樂,但是這個小天使卻在降生時帶著缺憾,可程艷梅并沒有覺得生活的不公,她說:“我愿意照顧他們倆,有他們跟我在一起,我就很幸福、很滿足。” “生命樹”腦癱救治項目志愿者陪著崔斌去了保定,看到了被成功救治并已學會走路的孩子。回來后,崔斌夫妻倆失眠了,他們對生活從沒有任何奢望,只希望孩子能好起來,長大了自己養活自己,“孩子要真好了,我們的生活就更有奔頭兒了。” |
關鍵詞:腦癱,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