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山與蛤蟆石
承德市附近有座棒槌山。遠遠看去,它像我省民間婦女捶打衣物的棒槌一樣;走近了看,它卻是一座挺拔兀立的山峰。棒槌山不遠處,有座小山丘,因為它的形狀像一個蹲伏在地的青蛙,所以叫“蛤蟆石”。 當地民間流傳著“棒槌山倒,蛤蟆石跑”的民謠,這是怎么回事呢?相傳,在很古老的時候,大地上經常洪水泛濫成災,莊稼、房屋被洪水淹沒。人們沒有辦法,只好爬到山上、樹上,吃野果野菜充饑。后來,出了個治理水患的大禹,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帶領百姓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入大海。治住了水患,老百姓才能夠播種五谷,過上安生日子。 一年,大禹帶領人到了承德這個地方。他發現山里有只興風作浪的蛤蟆精。白天,大禹帶人辛辛苦苦把水排出去,晚上,蛤蟆精肚子一鼓,又把排出的水吸回來。大禹決心要懲治這只害人的蛤蟆精。一天晚上,大禹發現蛤蟆精又在作怪,就順手拿起一只搗衣用的大棒槌,三下兩下,就把蛤蟆精打得趴在地上,變成了一塊大石頭。大禹怕它再跑出來作怪,危害百姓,就順手一扔,把棒槌立在蛤蟆石旁,變成一座山峰。蛤蟆精一動,就給它一棒槌。這樣,蛤蟆精再也不敢興妖作怪,只好乖乖地趴在那里,一直到今天。 現在,棒槌山和蛤蟆石成了旅游的風景勝地。山下有空中纜車直達棒槌峰下。到了峰下再順山坡攀登,就可以到達山跟前。凡前來觀光旅游的人,都要親手摸一摸棒槌山。有的還把一根小木棍支在縫隙里,據說這樣做了可以像棒槌峰一樣永遠健壯,還一輩子不患腰腿疼的病呢! |
關鍵詞:神話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