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靠創新發力現代農業強市
位于北大洼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的蒙牛牧場。 閱讀提示 4月9日召開的衡水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衡水市長楊慧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今年該市8項重點工作。與以往不同的是,報告就建設現代農業強市著墨頗多。 “中心任務”———政府工作報告如是定位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在衡水農業農村工作中的重要性。這標志著農村脫貧任務并不輕松的衡水,今后要大力改造升級傳統農業,發展以規模農業、法人農業、科技農業為標志的現代農業,來實現農村發展的既定目標。 “衡水要走出農業地區發展致富的新路子。”參加該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認為,新路子“新”在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在要跳出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為衡水進一步發展打實根基。 □記者邊慧陳鳳來[衡水報道] 1 搭建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平臺,引導土地有序流轉 在就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做出的系列任務部署中,衡水市政府工作報告將“積極引導土地有序流轉”放在了第一條。 與會代表委員認為,改變固有生產經營格局、提速農業現代化進程,土地的有序流轉是一個無可回避的大前提。 “促進土地流轉,是解決農業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程度不夠,產業化種植加工模式難以開展等問題的良方。”衡水市人大代表、饒陽縣大尹村鎮大遷民村黨支部書記常海峰告訴記者。而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大遷民村黨恩專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 他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發展多種形式規模化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又聚焦“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提出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而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無疑是實現上述部署的重要途徑,“這可以進一步激發土地的活力,讓農業發展獲取更大資源配置空間。” 采訪中,常海峰自豪地向記者展示了一組黨恩合作社的照片。照片上,成方連片的溫室大棚和景觀苗木勾勒出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農村。“我們合作社通過農村土地流轉,整合全村的土地進行農業產業化立體經營,村民變股東。”據常海峰介紹,村民不但有保底股金、每年分紅,而且入股農戶還可在合作社優先就業。 “能否實現土地有序流轉事關農民生存大計,推進土地確權應成為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衡水市人大代表、衡水濱湖新區管委會主任許建新這樣認為。 而這一要求已在該市報告中明確提出:“在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的基礎上,推進農村各類產權的明晰與確權。”許建新表示,此舉有利于促進農業的規模化經營,更有助于從土地層面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如果沒有確權,農民的承包地、宅基地無法轉讓,甚至沒法用來抵押貸款。面對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這樣的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許多農民就會受制于資金而卻步。”常海峰告訴記者。 更多的代表委員則認為,除了土地確權,如何為土地流轉提供一套系統性的保障措施,解除農民顧慮,降低經營企業風險,最終保障各方尤其是農民的利益,才是關鍵。“報告提出要搭建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平臺,我認為除此之外還要嚴格土地流轉程序和進入標準、建立農產品市場預警機制、合理布局農業產業甚至構建一個高效的金融保險體系等。政府應在其中扮演推動者的角色。”衡水市人大代表、桃城區西康村黨支部書記王廣峰說,衡水作為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要在農村改革方面做出探索和創新來。 2 壯大生產經營主體,以新型農業培育新型農民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衡水市政府工作報告如是提出。 “農業這個傳統產業將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衡水市人大代表、饒陽縣縣長支斌認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調整農村生產關系,通過調整生產關系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這一重大舉措將有效解決長期以來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城鄉、工農、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把農業的經營主體轉向專業大戶、農業公司、農民合作組織等。” 其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被視為衡水市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有效抓手,并明確了具體目標:年內國家級標準龍頭企業達到6家,省級標準龍頭企業達到60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提高2個百分點。 “以確立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為基本思路的農業產業化是發展現代農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有效途徑。”武強縣委副書記孫文欣向記者介紹,位于該縣北部的北大洼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是我省為數不多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之一,已吸引蒙牛集團、韓國世農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扎根。 “農業從來都不是弱勢產業。但由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與產業化相悖,專業化程度不夠,效益不高,形成‘農業解決溫飽、工業才能致富’的錯覺。”孫文欣說,“看一看北大洼,就不難感受到農業產業化具備的發展潛力。” 事實上,作為我省扶貧開發的主戰場之一,衡水最急的是發展,最盼的是致富,而發展和致富的關鍵亦在產業,尤其是農業產業。“扶貧開發不能搞權宜之計,也不應是一時救濟,最終還是要立足實際培育產業,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只有這樣才能將‘窮根’拔起。”支斌認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家庭農場”這一概念,引起了衡水各方關注與熱議。而這一名詞也出現在了衡水市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引導支持生產經營能手、種養大戶向家庭農場發展,加快農業經營主體職業化進程。” 孫文欣認為,“家庭農場”由于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因此“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都是由農場主根據市場需要和自身意愿來決定,這樣會逐漸吸引一批年富力強的青年人繼續留在農村務農,通過農業生產實踐成長為“職業農民”。 “政府可以對這樣一批青年人下大氣力進行培訓教育,使他們成長為有文化、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才有可能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孫文欣說。 3 完善技術推廣體系,細節安排提速推進農業升級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科技的進步。“深入實施良種繁育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重大農業科技工程,完善農技服務推廣體系,大力推廣穩產增產先進農業技術,推進機械化生產……”衡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農業技術進步和推廣的舉措。 “衡水市的農業發展面臨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水平不高、農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農技推廣服務能力薄弱、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滯后等問題,希望政府今后能在這幾個方面下大氣力攻堅克難。”桃城區鄧莊鄉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技術員牛文國告訴記者,衡水建設農業強市,需要在農業技術推廣等細節層面拿出更多實招來。 而在當地,記者也目睹了科技給農業帶來的改變。 4月9日下午,走進桃城區鄧莊鄉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連片的現代化溫室大棚。“這里的每一座大棚,都是按照綠色無公害的要求進行標準化種植,就像工廠生產產品一樣,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規定。”牛文國介紹,記者所在的這個大棚占地1.7畝,種有1600棵優質的“黑寶”茄苗,全部嫁接在生長力旺盛的“托魯芭木”茄秧上。 離開大棚區,記者又來到園區的另一核心區域———高智能育苗溫室。這里配備了計算機微控系統和中央空調,具有自動升降溫、補光、噴灌等功能。正在進行西紅柿苗嫁接的技術員陳艷菊介紹,通過先進的育苗技術培育出優質苗種,是標準化種植中的重要環節。 “我們這里采取的是無土穴盤育苗方式,以草炭、珍珠巖等作為育苗介質,可使苗種成活率高、抗早衰、結果期長、產量高。”她介紹,目前育苗中心通過工廠化育苗全年可育茄子、黃瓜、西紅柿等10多個品種的300多萬株蔬菜苗,帶動了本地十多個蔬菜合作社的5000多名菜農致富。 鄧莊鄉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有工廠化育苗、無公害蔬菜檢測、科技示范推廣、高檔花卉繁育種植、農業技術人才培訓、凈菜加工配送6個中心,依托中國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照標準化生產要求,共引進示范蔬菜新品種200多個。 據了解,圍繞農業技術進步,衡水市政府在相關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中著重闡述了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內容,并確立實施一系列以現代農業科技為依托的大型農業項目,以期通過更多細節安排提速推進農業升級。 |
關鍵詞:現代農業,創新,衡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