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消協提示:消費者買家電需擦亮眼睛 售后陷阱多
近年來,家電生產商、經銷商紛紛推出延保服務,接受延保服務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延保引發的糾紛也隨之增多。 日前,河北省消費者協會發布2012年以來受理的部分家電領域典型案例,并對人們在家電消費過程中容易遭遇的種種陷阱、問題進行分析和點評,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接受售后服務的過程中要小心謹慎,防范類似消費陷阱。 購買延保服務要慎重 2010年,消費者張某購買了某品牌筆記本電腦一部,并聽從商場建議一并購買了延保服務。剛過“三包”期,電腦出現閃屏故障。于是,張某找到廠家要求按約延保,但廠家以不是延保合同當事人為由拒絕。張先生又找到銷售商,銷售商倒是沒有拒絕,但銷售商說“我們有指定維修商,只能找我們指定的維修人員修理。”張先生看到指定的修理商只是一個小的修理店鋪,對維修不放心,感到非常郁悶。 省消協提示,近年來,家電生產商、經銷商紛紛推出延保服務,接受延保服務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延保引發的糾紛也隨之增多。為了避免相關消費糾紛,省消協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延保服務時,應首先了解到底什么是“延保”。延保不能簡單理解為花錢換延長“三包”期。延保服務起算點不一定是“三包”過后開始。不少延保合同都是從購機或安裝之日起算。許多延保并沒有延長廠家承諾的“三包”期,而僅僅是提升了“三包”服務品質,如有些產品的延保合同其實就是將送到修理部改為上門維修,但這類實質提升售后服務或擴展售后服務的合同,往往也被商家劃入延保合同范圍。 同時,辦理延保要找對人。當前,提供延保服務的主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生產商提供的延保,一類是第三方提供的,主要是銷售商。廠家延保應當由廠家提供服務。而銷售商提供的延保,是銷售商自己選擇的,有可能是廠家,也有可能是其他指定的維修商。要注意弄清楚延保服務內容。保什么服務項目,保多長時間,從什么時候開始起算,由誰提供服務都是延保合同的核心內容。 從省消協近年來受理的消費投訴情況來看,有些延保僅僅是銷售商在發票上注明延保多少時間,這樣的延保合同,一旦真需要提供延保服務時,因合同約定有重大漏洞,很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維權。 此外,消費者還應注意保留好延保合同書,作為糾紛發生時的憑據。 網購家電隱患多 2013年1月,鮑先生從某網上商城購買了兩個加濕器,其中一個有問題,就按照商家要求送到當地特約維修站,維修站給出具了一個檢測報告。隨后,鮑先生與賣家聯系,賣家要求消費者先墊付運費,等把問題產品寄送到以后馬上予以處理。但是,消費者把產品寄走一個多月后,也沒有人與之聯系。后來,鮑先生又主動聯系商家,商家卻稱把該產品送去檢測了,質量沒問題,要求消費者再出運費然后寄回。“沒有使用到商品,還貼了運費,有問題不給處理,現在商家拿了我的東西,也不聯系,就這么一直拖著。”鮑先生感到很無奈。 無獨有偶,今年1月1日,劉先生也在某網上商城購買了某品牌32c08rd平板電視。幾天后,該平板電視送到劉先生家中,然而,剛剛安裝完畢,通電后便發現有質量問題。劉先生立即與該商城聯系。 次日,該品牌售后服務人員上門檢驗,向商城出具了質量問題檢測報告。按照該商城售后服務承諾,應于3日內上門取貨,收貨后100分鐘內處理完顧客問題。可是,消費者多次通過電話和網絡與商城溝通,每次答復都是“盡快辦理,24小時之內與消費者聯系”,但商家始終未按承諾與消費者聯系過,更沒有人上門取貨。 省消協提示,上述兩個案例值得深思。網購方便快捷,價格優勢明顯,所以網上購物得以迅猛發展,但家電網購售后服務明顯滯后于其他類商品,對這一點許多消費者卻有所忽視,其表現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送貨慢,安裝慢。網購家電發貨物流不如實體店便捷,并且平添在運送損壞情況下可能出現的后續遺留問題。另一方面,在銷售旺季,連實體店售出的家電都要“排隊”安裝,電商就更難保證網購消費者能夠享受到及時的上門安裝和維修服務。特別像空調這類“三分質量七分安裝”的產品,不專業的安裝會直接影響到機器性能和壽命。此外,“三包”義務是誰銷售誰負責,消費者又如何找到賣家? 換、退貨程序繁瑣。由于網購家電涉及網購平臺、物流、廠家等多個環節,而按照大部分網上商城的退換貨流程,消費者需要先將家電返廠或寄至廠家售后中心檢測,開具檢測報告后才能進行退換貨。一旦商品質量出現問題,僅是將問題商品托運返廠就將消耗消費者的心力、物力,加之電商還有復雜的免責條款,假如商城和廠家間相互推諉,最終損害的只會是消費者的利益。 索賠難。銷售商、生產商、網購平臺、物流、支付工具可能分屬異地,消費者如果遇到質量問題,需要維權的時候會倍感艱難。 據河北省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處仍有多起網購家電糾紛難以解決。為此,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網購家電需要慎重,尤其是涉及安裝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件電器更要慎之又慎。 假冒修理網點久治不絕 2012年春天,張先生購買了一臺某品牌洗衣機,10月份洗衣機出現故障。于是,他從網上找到一個400打頭的售后服務電話。結果,很快來了一個維修工上門,經過一番修理后,故障暫時解除,并聲稱這故障應當收費。張先生雖然有些疑惑,但出于對該品牌的信賴,就按照維修人員所說付了費。然而,沒用多長時間洗衣機又出現同樣故障。于是,張先生的家人又通過其他渠道,聯系了該品牌的售后人員。這次服務人員上門檢查后,確定上次絕不是該品牌的維修商所修,根本沒修好,而且上次維修時間應在保修期內,應該免費修理。張先生這才知道自己遇到了假冒維修網點,不僅損失了錢,還沒把事辦好。 省消協提示:像上述案例中的“山寨”維修網點,不少消費者都曾經遇到,使消費者深受其害。同時,因為影響了品牌信譽,不少廠家對其也是深惡痛絕。一直以來,打擊和取締這些假冒維修網點,包括工商部門在內的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近幾年假冒維修網點有所減少,維修市場秩序慢慢好轉,但是出于利益驅動,一些被取締的網點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又改名換姓另行開張,打而不絕,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可實際上,這些“山寨維修點”并非不能預防,目前,消費者尋找正規家電售后維修點,主要可通過以下三條途徑。即,查看包修憑證、使用說明書、產品外觀,看其是否公布有生產廠家統一的維修聯系方式;到銷售商店柜臺,查詢廠家的維修電話;到生產廠家的官方網站,去查詢該品牌統一的專職維修服務聯系方式,并向他們報修。 此外,品牌售后服務人員上門進行維修時,一般會著公司的統一服裝,并且應佩戴工作牌。如消費者對維修人員身份有疑問,可以查看維修人員的工作證,或者致電品牌售后核實。維修完成后,消費者要保存好維修記錄并索取收費項目的消費憑證,一旦發生糾紛,及時投訴。(記者 王巍)
|
關鍵詞:家電,消費,售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