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理財投資要靠良好制度環境保障
股市“跌跌不休”,金價持續低迷,銀行理財產品和藝術品投資也不保險……工薪階層幾大傳統投資理財渠道幾乎全部受阻。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如何讓百姓的“錢袋子”不縮水進而保值增值,成為嘉賓探討的焦點之一。(4月7日《人民日報》) 理財投資市場低迷從根本上折射的是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狀況。即使在此背景下,我國民眾的理財投資意愿依舊很高。 首先,我國民間蘊藏著較大的財富資金,投資欲望非常之強。2012年居民儲蓄余額達到40萬億元。 其次,市場并不缺少投資渠道和品種。資本市場的股票、期貨、債券;銀行、信托和證券公司的理財產品;基金公司的基金;保險公司的各類保險產品等等。理財市場品種應有盡有,與國際金融市場相差不多。 而對于如何讓百姓的“錢袋子”不縮水,卻就不僅僅是改變“經濟不景氣”的現狀這么簡單。從目前我國的理財投資市場看,市場有了,品種也有了,但卻缺乏透明,監管不嚴,最終使得投資者的辛苦錢被打著理財投資旗號的經營者吞噬。股市成了魚肉宰割普通投資者的場所,成了圈錢的場地;銀行的理財產品忽悠了不少投資者;保險產品常常讓百姓有苦難言,糾紛不斷;基金產品,基金公司的管理者拿著高薪,卻與基金投資盈虧不掛鉤,無論賺賠,高薪照拿。 目前,我國的投資理財市場,大多數百姓不怕賠錢,就怕不明不白、糊里糊涂賠錢;不怕陽光下賠錢,就怕暗箱操作受損;不怕賠錢,怕的是騙錢。歸根結底在于保護市場陽光透明的制度缺失,保護投資理財者權益的制度缺失。 建立健全陽光化、透明化、監管嚴格的投資理財市場制度,給投資者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投資理財市場環境,是我國理財市場建設的頭等大事。 當然,從根本上來說,應該在稅費、信貸等政策上給民間直接投資特別是百姓直接投資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創造寬松的政策優惠基礎,激發民間投資、民眾投資實業實體的積極性。同時,扭轉過度投機,扭轉把投機當作投資的思想觀念。比如:在股市里,百姓應該抱著價值投資而不是投機的思想入市。監管部門應該繼續鼓勵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比例,以吸引投資者而不是賺取股市漲跌利差的投機者。(余豐慧) |
關鍵詞:理財投資,制度環境,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