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制約倒逼發展方式轉型 打好環境治理的持久戰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美麗中國”讓每個人向往,而面對增多的霧霾天氣,不少人發出“建設美麗中國,從健康呼吸開始”的呼聲。 改善大氣環境、生態環境,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做好長期的戰斗準備。 今年以來,霧霾頻頻籠罩在包括河北在內的全國中東部地區。 專家經過分析指出,這種現象發生盡管有氣象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排放”引發的,能源消耗和工業生產等經濟發展造成的污染給各地環境帶來的壓力已不可承受。 由此看來,霧霾帶來的已不僅僅是環境問題,而且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涉及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 生態環境問題說到底還是發展方式問題,而改變資源消耗型的粗放發展模式,既是一個緊迫的問題,也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改變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路徑在轉型和“升級” 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停駛部分公務用車;重點排污單位減少或停止污染物排放;加強施工揚塵管理,減少或停止揚塵污染…… 前不久,我省出臺《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辦法(暫行)》,制定了嚴重污染天氣下一系列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但專家也指出,這些應急之舉只能起到緩解作用,并非治本之策,解決問題的根本還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 在邢臺,市委、市政府組織了環保方面的專家查找城市空氣質量惡化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治理環境污染。 經過認真分析,邢臺市明確了燃煤是城市空氣污染的首要因素。據統計,在邢臺市區及周邊,分布著近百家發電、鋼鐵、煤化工等各類燃煤工業企業,經估算,該市工業企業燃煤污染占市區大氣污染負荷的70%左右。 盡管2012年邢臺市實施了市區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十大工程”,新上了135個污染治理項目,關停搬遷了80家燃煤工業企業,空氣質量有了明顯改善,但目前燃煤企業排放的污染物仍然超過邢臺市區的空氣環境容量,改善市區空氣質量的任務還很艱巨。 邢臺面臨的環境治理難題,也是我省環境治理面臨的難題。 據了解,我省傳統產業占到工業的80%以上,而且主要為資源型產業,工業生產對煤炭的依賴性大。 “煤煙型污染是大氣污染的主導。我省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2010年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消耗的88.6%。”來自省環保廳的分析顯示,僅鋼鐵行業,生產1噸鋼就要排放4公斤二氧化硫,耗水近4噸。 霧霾肆虐警示發展模式之憂,讓產業結構“由重變輕”、能源結構“由黑變綠”才是治本之策。 為推動河北經濟發展由過多依賴能源、資源的消耗,轉向依靠科技創新、技術進步的創新驅動軌道,打造河北經濟的“升級版”,全省調整產業和能源結構的步伐正在加快。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做好2013年度改善生態環境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快淘汰電力、鋼鐵、建材、造紙、印染、氮肥、制革等行業落后產能和裝備。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4.2%。此外,我省正在加緊研究制定《綠色產業目錄》,提供差別化優惠信貸政策,切實發揮金融杠桿作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相對于治理嚴重霧霾的急迫,也有專家冷靜地指出,短期內,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主要依靠煤的格局不會有大的改變,想要擺脫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尚不現實。 “發展潔凈煤技術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未來問題。”據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郭斌介紹,目前國際上,美國每年煤炭使用量達到10億噸左右,90%以上用于發電,歐洲國家、南非、印度等也使用大量的煤,因此煤的新技術使用在國際上也是備受關注的話題。 他希望我省高度關注能源技術創新問題,加大對潔凈煤技術的投入。 加大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力度,機制重“考核”和“問責” 在采訪中,我省一些環保執法人員談到,在一些地方,基層對環保的重視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環保投入不足,環保機構空白,對污染企業存在偏袒,導致一些大企業治理不到位、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轉、排污費不按時足額繳納、不接受行政處罰和罰款,小企業與環保執法部門打游擊,使污染屢禁不止、時有反彈。 如何用“考核加問責”的倒逼機制,推動各級政府和企業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上有更大作為,推動生態環境的改善? 我省出臺的相關舉措就在明確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的同時,提出要嚴格考核獎懲,由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廳牽頭,制定改善生態環境專項考核實施辦法和年度考核細則,每年組織考核,對不履行職責或履行職責不到位的單位和人員,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來自省環保廳的消息,涉及60個縣(市、區)、57家重點企業(3家企業因關閉停產不再列入考核)的2012年度節能減排目標考核目前已經啟動。這些單位由省統一進行考核獎懲,考核指標統一設置。以當年節能減排具體目標、工程項目完成情況為考核重點,綜合考慮措施落實等,體現完成的數量與質量,綜合評價節能減排成果??己说却螢槲赐瓿傻?,將按照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防止環保設施“曬太陽”、“睡大覺”,各設區市政府也將鐵腕執法。 據了解,今年,廊坊市把減排工程正常運行率納入環境監察考核,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市工業企業排放量70%-80%的企業作為執法監管重點,確保工業污染源穩定達標。邯鄲市將著力推進重點區域大氣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并出臺大氣綜合整治考核細則,把群眾滿意度作為一項重要評價標準。 “一說到考核、‘問責’,我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如何解決脫硫、脫硝等工業污染問題上,也注重淘汰落后產能的指標量化,但這些只是還環保舊賬,當前我們在提高環保門檻、嚴把項目準入,不欠新賬上力度不夠。”河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錢金平表示,認真落實建設項目“環保第一審批權”和“環保一票否決權”,堅決杜絕引進“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項目,從源頭上把住污染入口關,才不會陷入邊治理、邊污染的怪圈。 |
關鍵詞:環境,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