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心里的“金牌”調解員
人物簡介: 初吉忠,男,1972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2006年從部隊轉業至邢臺市公安局橋西分局工作,現為橋西公安分局鋼鐵北路派出所邢鋼北社區民警,一級警司。雖然他從警時間并不長,但他化解的矛盾糾紛已達200余起,再難的矛盾糾紛,在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群眾、同事親切地稱他是“金牌”調解民警。 人物事跡群眾無小事 3月26日上午,初吉忠不斷接到自己轄區邢鋼北生活區居民的電話,內容多是一些家長里短的事情。 對于每一個電話,他都耐心聽完,之后便是苦口婆心地勸說,“有時一個電話能說很長時間,自己所做的就是仔細傾聽。”初吉忠說,派出所是公安機關最基層的單位,每天接的案子多是家庭矛盾、鄰里不和、打架拌嘴等雞毛蒜皮的治安案件。但處理起來可是一點都不能含糊,“群眾利益無小事呀”。 秉承這種理念,初吉忠曾勸解過一個有著20年“世仇”的糾紛。 2010年10月29日下午,邢臺市橋西區邢鋼北生活區30號樓下劍拔弩張:50多歲的武某手中拿木棒,對面站著林某,兩人語言上各不相讓,且在行為上有大打出手趨勢。 聞訊而來的初吉忠用自己身體擋在雙方的中間,將雙方隔離開,又將武某及家人手中的“武器”奪下來。看到雙方怒火難息,他又給居委會打電話,叫來居委會工作人員。在眾人的勸解下,雙方才罷休。 但初吉忠并不認為此事已經解決,他要從根本上緩解兩家關系。 在后來的日子里,初吉忠只要有時間就往兩家跑,在弄清20年前兩家開始有隔閡的原委后,他使盡所能,磨破嘴皮,最終以自己誠意感動兩家人,使雙方能夠盡釋前嫌,還簽了調解協議書。 調解有方法 其實,初吉忠為了做好調解工作,平日里認真鉆研法律知識,一些常用的法律條文他背得滾瓜爛熟。他還總結了一些自己的工作方法,如“關公唱戲”法、“聲東擊西”法等,但他認為調解最重要的是“對癥下藥”,那樣才能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俱佳。 初吉忠告訴記者,在協調上述糾紛中,他首先運用“關公唱戲法”,也就是先黑臉再紅臉,先用法律政策鎮住當事人,讓他們冷靜下來,之后和顏悅色地與雙方談心,了解各方所需。 當然,談心不都是一帆風順,往往一波三折,因為當事人的情緒往往很不穩定,此時,可用“聲東擊西法”:你委屈,還有比你更委屈的;你難受,還有比你更難受的。“通過自己曾經處理過真實案例,去反勸當事人,以達到勸慰目的。” 有時還要借助外力,這其中包括居委會工作人員和當事人的親屬等等。 初吉忠說,他在初期對武某和林某兩家做工作時,雙方都不領情,對他的好意很是冷淡。但他不氣餒,一有空就到兩家坐一會兒,交談中,他發現武某與林某都很在乎孩子們的意見。他就對武某講,“現在孩子上班這么緊,還要整天提心吊膽地擔心你,多麻煩!”他對林某講,“你每天去幼兒園接孫子,都要經過30號樓,如果“開戰”,萬一傷到孩子,豈不是影響了孩子一輩子!”他又做雙方子女的工作,讓他們明確表態,要全力支持調解工作,不能“拖后腿”,更不能“唱反調”。 磨得時間長了,雙方的態度漸漸松動。這一天,時機到來,初吉忠將調解地點選在派出所,以保證此次調解的權威;他邀請了社區治保主任參加,以防調解過程中出現意外;他還把雙方子女都叫了來,動員他們一起勸說。 此后,雙方再沒有發生過沖突,兩家終于恢復了正常平靜的生活。 心中公為大 初吉忠把居民間的煩心事、頭疼事、困難事當成自己應做的事,為此,他幾乎犧牲了自己所有休息時間。幾年來,他成功調解糾紛200余起,成功率100%。每當有人稱贊他時,他總時說:“我就是多跑了幾趟腿,多說了幾句話,沒啥。” 調解居民矛盾糾紛,只是社區民警初吉忠工作的一個縮影,他還是社區警務“活字典”。他扎根社區,每天走訪入戶,收集社情民意,對社區戶情熟悉率達到95%以上,練就了進百家門、知百家情的過硬基本功。他熱心救危扶困。2009的一個早上,寒風刺骨,他發現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躺在3米多深的泥溝里,他二話不說,跳入溝中將老人托出。他疾惡如仇。2011年5月底,邢鋼北小區發生多起電動車被盜案,他加強巡邏并蹲坑守候,經數日堅守,終于在嫌疑人再一次駕面包車來小區作案時,將其擒獲,并查獲作案工具和贓物。幾年來,他抓獲犯罪嫌疑人19名,其中8名被判刑,4名被勞教,破獲刑事案件6起。 與其他崗位相比,社區警務無疑是個小舞臺。但是,初吉忠用自己行動證明,只要你心里裝著群眾,哪怕再小,也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
關鍵詞:調解,公安,善行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