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態農業 衡水武強十萬畝土地探索循環生產
3 農業升級帶來農民轉型 在北大洼這樣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發展農業產業化所需要的農業工人從哪里來? 3月28日下午,在北京世農種苗有限公司的一個大蔥育種大棚里,李紅梅正在為大蔥噴灑藥劑。 “原來種地一個月辛苦下來也掙不了幾百塊,這家公司每天給40塊,一個月能掙一千多。”李紅梅笑呵呵地說:“劃算!” 李紅梅家的三畝地就位于北大洼核心區域,北大洼開發伊始,李紅梅就將土地流轉了。 在該公司,像李紅梅這樣的農業工人有600余人,他們大多來自周邊村子。北大洼成片開發必然需要大規模的流轉土地,像李紅梅這樣的農民早就盤算好了,將土地流轉之后,紛紛成為農業產業化所需的勞動力。 北大洼不僅使昔日的農民就地轉化成了農業工人,這塊地理位置上的洼地如今還成為吸引人才回流的“高地”。 在牧興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育鴨所,筆者見到了肉鴨養殖戶馬驍。他花4萬元從董事長張樹培手里租用了兩個大棚,養了6000多只肉鴨。見到筆者,馬驍一直念叨著養殖技術,儼然一個養鴨行家,其實,馬驍養鴨還不到一年。“一年前我還在北京打工呢,舍家撇業的,一年掙不到5萬元。”馬驍說,“去年干了半年肉鴨養殖,掙了4萬元,今年如果不出意外,掙上10萬元不成問題。”正當馬驍為收入欣喜之時,他的老板張樹培卻在苦惱著。“春季是賣鴨的淡季,這兩天出貨價又跌了20%。”張樹培說,“在北大洼肉鴨產業鏈條中,不管下游盈虧與否,我們對上游鴨農的收購價一直保持穩定。”“近年來,北大洼項目區土地產出效益由每畝1000元提高到5000元,人均工資性收入由每月600元提高到1500元,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99元。”孫文欣說。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未開發之前的北大洼區域內有近4萬名農民,人均年收入還不足2萬元,其中,有超過2000人外出打工,中青年勞動力一度流失嚴重。而現在,區域內的大小工廠共雇有3000余名工人,通過對其進行調查發現,超過10%的工人是從外鄉來到北大洼工作的;近50%的工人是像馬驍一樣回鄉創業的,年工資收入均高于5萬元。 得益于農業產業化的帶動,北大洼已經顯現出對于農業人才的吸引力。 |
關鍵詞:生態農業,武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