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裝有一本《功德錄》 發自藁城市崗上村
3月27日,魏龍霞(右)正在照顧行動不便的公公。魏龍霞是藁城市崗上村一位平凡的農村婦女,她12年如一日照顧患病公公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陳騰飛 攝 3月27日,藁城市崗上村。記者看到,該村的《功德錄》記載到了3月19日。這一天,十幾位村民參加義務植樹,一天時間就種了1000多棵樹苗。誰聯系的樹苗,誰挖的坑,誰澆的水,誰送的飯等等,村黨支部書記鄭夢辰都用毛筆記錄得清清楚楚。 “今年以來,我們就記載了近兩本《功德錄》,記錄的好人好事有50多件。”鄭夢辰說,最近一段時間,他發現了一個新的特點,那就是村民做好事不想讓別人知道。“你看,何彥青義務修停車場門口的起落桿,陳小根、陳健父子看望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等,這些好事他們自己都沒說,要不是村民偶然看到,就發現不了了。” 鄭夢辰明白:助人為樂、扶危濟困已經內化于村民心中,變成了村民的自覺行動。 上世紀80年代,崗上村村民范振國撿到一麻袋小麥主動交到村委會辦公室,頭腦靈活的鄭夢辰很快意識到,這是一個提高村民文明素質的絕好契機。于是,該村召開全體村民大會,隆重表彰范振國,還用高粱秸扎了一個寫有“拾金不昧無上光榮”的匾,敲鑼打鼓送到范家。也就是從這件事開始,該村決定建立《功德錄》。現在30多年過去了,《功德錄》已經記了181本,好人好事記了11萬多件。 鄭夢辰沒有想到,他30多年前的這個“靈光一現”,竟寫出了一個文明村莊。如今,崗上村已經連續20多年保持了“省級文明村”榮譽稱號,先后三次被授予“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村里連續20多年沒發生過刑事案件。 “建立《功德錄》,就是為了把道德建設寫進村民心里。如果村民人人心中都裝著一本《功德錄》,那么實現村風良好、村民文明、村莊富裕自然不成問題。”書寫、記錄了30多年好人好事,鄭夢辰對《功德錄》有著更深刻的認識。 為實現這個目的,鄭夢辰這些年堅持做了兩件事。一是組織11個義務廣播員,每天的中午12時和下午6時,在大喇叭里循環廣播所有《功德錄》里記錄的好人好事。一個人做了好事,會長時間被表揚,反復被表揚。二是把《功德錄》編輯成冊,印刷成書,發放到每一戶村民家里,村民可以隨時翻看。 在崗上村村委會大院,記者見到了58歲的張中欣大媽。她說,她們家不僅大人收聽《功德錄》的廣播,看《功德錄》的書,就連她10歲的小孫女也愛聽愛看,村里誰又干了什么好事,她都一清二楚。特別是廣播到自己家的人做的好事,孩子的小臉兒上總是洋溢著喜悅和自豪。 在崗上村開面館的甘肅人羅顯林,去年夏天下大雨時,因為和其他村民一起上街義務疏通下水管道而被寫進了《功德錄》。他說,這是他第一次被寫進《功德錄》,感覺村民看他的眼神都帶著敬佩,心里非常溫暖,也充滿了力量,總想再為村里做點什么。 “現在的崗上村,自行車不加鎖,門市不安卷閘門,樓房不安防盜門。冬天下雪不見雪,大街上不見垃圾。有困難有人幫,孤寡老人有人管……”在走街串巷和崗上村村民的攀談中,記者感受到,《功德錄》已經成為矗立在人們心中的一座精神豐碑。 |
關鍵詞:功德錄,崗上村,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