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上老父打包遭兒子拒絕 元氏老農(nóng)寫信痛斥浪費
-李大爺在信中痛斥浪費,希望大家珍惜糧食。記者閆志國攝 “我愿意拍下胸佩寫有‘父親’字樣的大紅花,在兒子婚宴過后去拾取餐桌上吃剩的飯菜的照片,登在報紙上,警醒全國所有辛勤的勞動者:不要去把這樣做認為是不體面、不光彩的丟人現(xiàn)眼的事,要改變觀念,把這樣做認為是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光榮美德。”這是元氏縣69歲的李大爺寫給本報的一封信的內(nèi)容。李大爺當了一輩子農(nóng)民,今年,給兒子風風光光地辦了婚禮,卻因為婚宴上被倒掉的剩飯剩菜種下“心病”,給本報寫來一封情真意切的書信,歷數(shù)農(nóng)民的辛苦。他很疑惑:糧食來之不易,為啥在婚禮上收拾剩飯就成了不體面的事? 記者劉文靜 喜宴 訂了16桌婚宴,商議打包遭兒子反對 李大爺在來信中說,他和妻子都是農(nóng)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深知糧食來之不易。如今都已年過花甲、滿頭白發(fā),還在辛苦地耕耘。李大爺最看不得別人浪費糧食,“我陪妻子到省城看病時,有時不得已在飯店吃上一頓,總是把碗里的飯和湯吃喝得一干二凈,看到別人吃剩的美味就很心疼。”李大爺說,有時候看到別的顧客剩了那么多菜就走了,自己恨不得拿過來吃掉,但是為了面子,還是沒有做過這樣的事,總是眼睜睜看著服務(wù)員把菜扔掉。而近來兒子結(jié)婚,婚宴上的浪費更是久久縈繞在他心頭。 李大爺?shù)膬鹤咏衲暾吕锝Y(jié)婚。說起兒子,李大爺很是驕傲,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在上海找到了工作,這次是專門為結(jié)婚回來的。為了辦個體面的婚禮,平時省吃儉用的李大爺在村里的飯店訂了16桌豐盛的宴席招待客人。由于知道宴席肯定會有剩菜,李大爺提前跟餐廳老板打了招呼,讓餐廳多準備些食品袋,到時候可以把吃剩的美味佳肴打包帶走。可是,他和兒子商議這事時,兒子強烈反對,兒子認為這是件很不光彩的事,讓父親千萬別那樣做。因此,這事就放下了。 糾結(jié) 現(xiàn)場面對剩飯菜,忍不住動手收拾 大喜日子當天,看著滿桌吃剩的飯菜,李大爺心里左右為難:想收拾一下,覺得“在兒子大喜的日子里風光體面宴罷,戴著上面寫有‘父親’的胸花的老爹去這樣做也太不大方了。”可是不收拾吧,“想到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風刺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在田間”,又覺得糧食就這樣扔掉太不應(yīng)該了。他最終決定去收拾這些東西,計劃先收餐桌上的酒和飲料瓶子,因為這事比較容易;其次再找餐廳老板要食品袋收吃剩的飯菜。 李大爺起身收拾空瓶子,兒子走過來多次溫和地阻止,李大爺就是不聽。在他的堅持下,兒子無奈地幫著父親收拾起了空瓶子。李大爺在信里說:“我不知道我兒子當時是什么心理,總之,我兒子是非常勤儉、非常孝順的,既可能是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父親這樣獨自收拾剩飯菜不忍心才幫忙的,也可能是勤儉的良心萌發(fā)才這樣做的,也可能兩者俱有。” 但是,“時間是有限的,餐廳有他們的工作安排,時間不允許我把餐桌上的東西拾取得一干二凈。所以,沒等我收拾多少桌上吃剩的美味佳肴,餐廳服務(wù)員就很抱欠(歉)地無可奈何地把這些東西倒進了泔水桶內(nèi)。” 聲音 勤儉節(jié)約不丟人 婚禮過后,李大爺有了心病,那些被倒掉的剩飯剩菜時時縈繞在他的心頭。他在信中說,在那些勤儉節(jié)約的辛勤勞動者看來,把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白白地扔掉,是多么可惜,多么讓人心痛!心痛到想哭。 在后期記者的采訪中,李大爺告訴記者,他今年69歲了,經(jīng)受過糧食短缺的年代,上世紀60年代,幾乎人人都處于饑餓中,因此,即使后來生活好了,糧食夠吃了,他對糧食的愛惜還是根深蒂固的。 李大爺說,就在他為婚宴浪費糾結(jié)的時候,他從電視上看到,國家也在提倡節(jié)約反對浪費,電視臺還播出了“反對餐桌上的浪費”的節(jié)目,這些信息給了他勇氣,他覺得自己心疼并沒有錯。他告訴記者,新婚喜宴上的浪費是非常巨大的,在農(nóng)村,每年都會有不少喜宴,大量的飯菜被浪費,讓他們這些辛苦了一輩子的農(nóng)民感到心疼。 調(diào)查部分農(nóng)村有“光盤盲區(qū)” 在全國提倡的“光盤行動”中,李大爺?shù)膬A訴顯示出了部分農(nóng)村的“光盤盲區(qū)”:明明生活并不富裕,在飯店收拾剩菜卻被認為丟人現(xiàn)眼,這種不成熟的消費理念誤導(dǎo)了很多村民的生活。 據(jù)記者調(diào)查,目前很多農(nóng)村的飯店里,吃完飯打包的占到一半,而且,越是接近城市的農(nóng)村,越容易接受“光盤行動”。 最近,王女士參加了妹妹給兒子辦的滿月宴席,就在裕華區(qū)的方村。客人不算太多,總共4桌,席間大家吃得很開心,吃完后打包是很正常的,不僅主人要了一摞袋子,把剩得比較多的菜都裝走了,客人也拿走了自己喜歡吃的菜。“我覺得在飯店打包挺正常的啊,花那么多錢買的菜,扔在那兒不就浪費了嗎?大家也都這樣想,客人還鼓勵主人打包拿走,沒人覺得這樣做丟人。”王女士的妹妹說。 據(jù)記者調(diào)查,在省會周邊農(nóng)村,飯店打包已經(jīng)很普遍了。在方村附近一家飯店的服務(wù)員說,他們接的婚宴、滿月宴等,家里人吃飯后一般都會打包,至少會拿走那些動筷子很少、下一頓還比較好吃的菜,主食更是必帶的,像餃子、餡餅,很少丟在桌上,拿回去蒸一下照樣好吃啊。 新風 辦婚宴可找“家庭餐廳” 既可以享受飯店的美味,又可以享受家里的氣氛,又能避免浪費,把“飯店”搬回家成為周邊農(nóng)村的新風俗。 在欒城縣樓底村就有一家流動的“家庭餐廳”,只要主人定好辦喜宴的日子,當天餐廳經(jīng)營者會把需要的桌子、椅子、杯盤碗筷、所需菜肴的半成品全部用車拉來,在院子里搭開喜宴,稍一加工就上桌,既熱鬧又省事,價錢還比飯店便宜。因此,“家庭餐廳”供不應(yīng)求,有婚宴得早早預(yù)訂。“家庭餐廳”的好處之一就是更大程度地避免浪費,既然是在家里辦事,主人一般都會把剩余的食材、食物留下來,送人或者自己消化。
|
關(guān)鍵詞:打包,浪費,婚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