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聲為留守孩子“換”個“愛心書屋”
3 “我要為孩子做點事” “我這個不稱職的爸爸,能為孩子們做點什么呢?” 蛇年正月,郝立杰有個“沖動”的想法,把自己寫給留守孩子的歌找人譜成曲,在大街上唱出來,用歌聲換一些孩子們的課外讀物,為他所在村子的小學建一個“愛心書屋”。 他說,“我們村的小學沒有圖書室,孩子們沒有課外讀物,我讀書的時候,就特別渴望能看到很多圖書,但是沒能實現(xiàn),我要幫孩子們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 為了這個計劃,他花30多元錢做了背景布,又花200多元錢復印了1000多張宣傳單,宣傳單的主題就是《讓我們一起為村里的孩子放聲歌唱吧》,這事兒他是瞞著妻子去做的,“花了這么多錢,不能讓媳婦知道。” 正月十五,他提前來了石家莊,但是答應(yīng)給他譜曲的朋友失約了,曾經(jīng)讓他內(nèi)心澎湃的想法暫時擱淺了。 正月十七,工地正式開工了,忙忙碌碌中,郝立杰可以把夢想和對孩子們的愧疚暫時放下,但是一到晚上,想起來心里就又開始翻江倒海,摸索出枕頭下的筆記本,他又寫下了一首《牽牛花》——— “那天我又要離開家,親手種下一棵牽牛花,女兒問我什么時候回家來看她,我說等到牽牛花長大了,開了花……” 4 學生們愿意譜曲幫助圓夢 3月27日中午,趁著郝立杰和工友午休的時間,河北傳媒學院音樂工程系師生來到郝立杰所住的工房,屋子一看就是被精心收拾過,地上還灑了水,郝立杰說,“電話中得知你們要來幫我譜曲,工友們都跟著高興,特意收拾了屋子,掃了掃地。” 郝立杰從褥子下面拿出寫著歌詞的軟皮本,跟音樂工程系聲樂專業(yè)的杜大朋、李長龍兩位同學聊起來,“這首是《討薪歌》,講的是我們農(nóng)民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拿不到血汗錢。” 聊起歌來,郝立杰打開了話匣子,他指著筆記本上的另一首歌《農(nóng)民工的夢》,念著歌詞,也不那么羞澀了,“農(nóng)民工的夢呀其實很簡單,不偷不搶不擾亂治安,不要總拿著輕蔑的眼光來把我們看……” 出外打工20年,在城市里郝立杰總覺得很別扭,“能得到平等的尊重,這是我這個農(nóng)民工的中國夢。”而《中國夢》是他正在醞釀的最新的一首歌。 平時有空兒他愛上網(wǎng),他知道“中國夢”是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熱詞,他要寫一首《中國夢》,把農(nóng)民、工人各行各業(yè),還有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夢想全都寫進去,像《北京歡迎你》那首歌一樣,邀請不同的代表人物來演唱。 郝立杰說,“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但是缺乏展示的舞臺,我寫這首歌,就是想讓每個人都有表達夢想的機會,中國夢是大伙兒的夢,大家的夢合起來才是真正的中國夢。” 5 學生們還計劃到工地送演出 仔細地看過郝立杰所寫的歌詞,杜大朋很受感動,“寫得很細膩,很生活,他把自己的經(jīng)歷和內(nèi)心的感觸全都寫進了這些文字,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情感和現(xiàn)實躁動的世界反差特別大。” 杜大朋說,他們很愿意為這些歌譜曲,曲子不要太復雜,演唱起來要朗朗上口、簡單易學,這樣才容易傳播開來。“到時候我們也可以到工地上來教大家演唱。” 聽著這些,同屋的工友們都很興奮,他們說,“我們要一起把歌學會,和郝立杰一起到街上義演,為更多留守在家的孩子們換書。” 43歲的王本山家里也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他和孩子們都喜歡讀書,但受經(jīng)濟條件所限,不可能大量購買,他說,“到時候我們?nèi)チx演,也可以給自己‘換’點兒書,要是有電工、焊工等技術(shù)方面的書,對我們來說也很有用。” 學聲樂的學生到了工地,工友們肯定不會讓他們白來,正聊著,郝立杰的一位工友趙文強說,“你們現(xiàn)場給我們唱一個吧。” 李長龍很爽快,說:“你點吧,只要我會唱,點啥都行。”“那就給我們這些大男人們唱一首《老男孩》吧。” 李長龍唱歌的時候,工友們立刻都放下了手機,眼睛都不眨地認真聽著,歌聲剛落,掌聲四起。 |
關(guān)鍵詞:孩子,農(nóng)民,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