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頭大義侄媳贍養兩位叔公公50載
泊頭一位普通農家婦女,在50余年的時間里盡心盡力贍養著兩位本家族的叔公公,從缺衣少食的饑餓年代一直走到現在,直到兩位老人都已八旬。而在這漫長的勞作與付出中,這位名叫陳見榮的農家婦女,也由一位不到20歲的“新媳婦”,成為一位74歲的慈祥老人。時光漫長,越發映襯出這份人間大愛的沉甸甸和“不容易”。 3月17日上午,記者走進泊頭市營子鎮大二村陳見榮老人家的院子里,從屋里迎出來一位滿臉笑容的慈祥老人。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農家老人卻讓四里八村的鄉親們提起時都紛紛贊嘆:50多年前,剛剛嫁到婆家的陳見榮就開始照顧起本家族的兩位叔公公,他們一位智力有些問題,一位是聾啞人,無兒無女。而這一管,就是50多年。陳見榮,也由當年的“新媳婦”,變成了74歲的“老婆婆”。 “這么厚的柳木板都剁漏了” 1958年,陳見榮嫁到了泊頭大二村。這個家稍有不同,那就是她有位智力不太好的四叔公公。這位四叔就跟著陳見榮這一大家子生活。沒過幾年,這個家庭中又增加了一位“啞巴叔”,那是本家族遠門的一位叔叔,是位聾啞人。 從那時起,陳見榮就承擔起了照顧這兩位叔叔的責任。當時最讓她發愁的是吃和穿。那是一個饑餓的年代,她不僅白天要到地里勞作,還得操心這一家子吃什么。糧食肯定是不夠吃的,陳見榮就想盡辦法,打野菜、拾白菜幫,甚至紅薯秧子都成為鍋里的食物……因為天天要在木板上用菜刀剁野菜,陳見榮用手比劃著:“這么厚的柳木板,都剁漏了!” 至今想起那時的年月來,陳見榮都覺得恍如夢中,而最大的“后遺癥”就是直到現在都別跟她提“菜團子”:“我這輩子再也不想吃那個了!” 除了操心吃,陳見榮還要操心燒的柴火,操心這一家子的穿。每天晚上除了推著石磨磨糧食,就是搓繩子、納鞋底、縫補衣服,經常一忙就到半夜了。 現在也經常有人跟陳見榮感嘆,說有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好好養,你可倒好,養著兩個本來沒義務養的人。只要聽到這話,陳見榮都會笑笑告訴對方,當年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家里多出這兩張嘴都能撐過去,更何況后來日子越來越好? 50余載演繹人間大愛 如今,“四爺”和“啞巴爺”一個83歲,一個79歲,“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四爺”還經常“點菜”:今天中午吃包子吧。 老公公80歲的時候走的。臨走前老人癱瘓在炕上,陳見榮伺候得屋里沒有一點兒異味兒,老人含笑離世。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說的就是伺候老人需要格外付出一份耐心與細心,還得堅持住。陳見榮伺候兩位本來沒有贍養義務的老人更是得到了周圍鄉親的贊嘆。而陳見榮知道,這份長達50多年的堅持讓她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委屈。 有一次,“四爺”摔斷了胯骨,躺在炕上動彈不得。這下可忙壞了陳見榮,不僅要操持著給“四爺”吃藥、擦洗、換褥子,甚至連大小便她都得給伺候。在她的精心照顧下,老人最后還是站了起來。“啞巴爺”心智也不太健全,脾氣發作起來自己控制不住。有一次,他突然發作,抄起搟面杖就要打陳見榮,陳見榮慌亂之中奔出屋外,這事讓她一直心存余悸。 但是,人心換人心。就在這一年又一年的照顧中,兩位老人都跟陳見榮結下了深深的感情。幾十年來,陳見榮幾乎沒回過娘家幾次,為什么?一是因為家里這么多人需要她照顧,離不開身;二來就是“四爺”跟個孩子一樣掉眼淚,他會到村口橋頭等候她,直到天黑也不回家。 現在,陳見榮的老伴又因半身不遂而行動不便。陳見榮就這樣又多了一個照顧、伺候的對象。 兒媳成老人得力助手 50余載時光轉眼即過,陳見榮如今也是74歲的老人了,雖然她仍舊保持著“不著急”“不抱怨”的心態,但畢竟年紀不饒人,有些體力活兒她也“怵頭”了。就在這時,兒媳成為她的得力助手,接過老人的“接力棒”,繼續為幾位老人勞累著。 老人的兒媳名叫解巨玲,因為丈夫是老師,除了工作以外很少有時間照顧家里,于是她便跟婆婆一起挑起了這擔子。不僅如此,家里的15畝地和幾百棵梨樹幾乎是她一個人在打理,男人的活兒女人的活兒她一個人全包了。 解巨玲說,她親眼看到婆婆給老人們理發、洗腳,精心安排飲食,這種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是最好的教育。現在婆婆年紀大了,別的不說,揉面蒸饅頭之類的活兒都很費力氣,所以,她現在也只能留在家里幫著婆婆干活兒,再也不能像原先那樣還能出去打打零工,“一天掙幾十”了。 陳見榮的兒子王榮先說,他總也忘不了母親年輕時受的那些累。現在他也有自己的兒女,孩子們只要回家,都跟老人們可親了,還給老人們專門買蛋糕啊糖果啊什么的。在他看來,照顧這兩位老人是他這個家庭的責任,是“天經地義”的。 |
關鍵詞:老人,泊頭,叔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