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縣塑料加工作坊超百家 氣味刺鼻
小塑料加工作坊泛濫侵蝕“梨鄉水城” 觸目驚心!一個8歲的小姑娘在一個堆滿廢舊編織袋、骯臟的塑料加工小作坊院中,呼吸著濃濃的熔化塑料的刺鼻氣味兒,一邊玩一邊吃著零食。身旁是污物遍地、污水四溢的廢舊編織袋清洗、粉碎、熱熔“生產線”,院外是一洼泛著白色的污水……這是3月18日記者在“梨鄉水城”魏縣張二莊鎮留固村看到的一幕。據一名塑料加工作坊的工人講,在魏縣張二莊鎮及牙里鎮,這樣的小作坊不下幾百家。省環境執法監察局的執法人員用“泛濫”一詞形容該縣小塑料加工作坊數量之多、范圍之廣、發展之無序,指出其環境污染隱患非常嚴重。 泛濫的小作坊沿街分布 3月18日下午,記者隨省環境執法監察局執法人員來到了“梨鄉水城”魏縣。就在當天上午,省環境執法監察局接到舉報稱,這里小塑料加工污染相當嚴重,群眾反映強烈。 沿定魏線南行,東拐至安聊路,道路兩側門店隔三岔五、或一連幾家都是廢舊塑料收購點,每一個收購點的門前、院內都堆著小山一樣的廢品:舊編織袋、舊汽車輪胎、舊電視機殼、舊洗衣機殼、舊塑料桶……滿載著廢舊塑料的運輸車輛來來往往。沿途空氣中或濃或淡地飄著燃燒塑料的刺鼻氣味兒。 據當地人介紹,僅位于牙里鎮及張二莊鎮就有廢舊塑料收購點3000多家。許多收購點是前店后廠,院內就是一個塑料加工作坊。每一個作坊的院內有一個排放廢氣的煙囪,院外有一個排放廢水的滲坑。家庭式的、以廢舊塑料收購與加工為業、在充滿刺激性異味的空氣中呼吸、伴著一個一個滲坑生活,似乎已成為當地人生產、生活的常態。 壘個池子有電就能生產 記者來到文章開頭提到的留固村的那個作坊時,七八個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工作著。 在當地,這樣的作坊被稱為顆粒廠。工藝非常簡單:將收購來的各種廢舊編織袋經粉碎機粉碎后,送入一個長六七米、寬與高均約1米的水泥池中,這個池子被稱為“攪籠”,就是將碎料洗滌,清洗后的碎料經熱熔后,像拉面條般抽絲、切割成約1厘米的小顆粒,便制成了成品。 洗滌需要水,也要排放污水。一名女工告訴記者,收來的編織袋裝啥的都有。記者看到,廢舊編織袋上標有化肥、食品、化學品等各種不同的標志。省環監局執法人員說,洗滌編織袋排放的污水中污染物質非常復雜,直接排入滲坑,環境隱患非常大,污染難以控制。 熱熔塑料產生的刺激性異味濃煙,以及熱熔后快速冷卻所產生的濃霧,可謂直入咽喉、直抵肺部,令記者感到窒息。3名被刺激性濃煙異味包圍著的工人在緊張地操作著,其中只有一個人戴著口罩。這些廢氣煙霧直接排入空中向周圍發散著。 兩省交界地成了重災區 張二莊鎮第六店村是河南、河北兩省的交界地,因為有些邊界犬牙交錯,被當地稱為“插花地”。就在這個說不清是河南還是河北的地界上,一片綠綠的麥田中間,有一處約10畝的地帶上擠著10家顆粒廠。七八個大大的棕色污水滲坑將這片廠區包圍著,有的滲坑的水位遠遠高出麥田。 一位正在澆地的農民告訴記者,說不清那些廠子是河南的還是河北的,但污染是實實在在的,村民們深受其害,他指著天空說,“你聞這味兒!” 據魏縣環保局工作人員講,這些廠子非常難管:“河北這邊給斷了電,他們從河南那邊接;河北這邊去執法,他們說屬河南地界。每當遇到環保檢查時,企業主就以不屬我們管轄為由逃避監管。” 將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省環監局執法人員對記者說,廢舊塑料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刺鼻氣體無組織排放,廢水不經處理直排滲坑,這都是絕對不允許的。特別是廢水為洗滌廢棄編織袋所產生,其成分復雜,對當地環境的影響不可預知。 執法人員表示,對這一區域存在的環境違法問題,他們一定會依法處理,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維護群眾環境權益。 對魏縣顆粒廠小塑料加工問題,將持續關注。 |
關鍵詞:塑料加工作坊,污水,氣味,刺鼻,魏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