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三國故地 六朝古都[圖]
韓陵片石語,煙花易冷辭 韓陵山寺位于佛都鄴城南,魏齊居士溫子升作《韓陵山寺碑》:“兵接刃于斯場,車錯轂于此地……靡旗蔽日,亂轍滿野。”在這廝殺聲中,伴著西域胡商的駝隊,西去取經(jīng)和東來傳道并行,佛教在鄴城興盛起來,逐漸玄學化并在魏齊之際日臻完善達到頂峰。在響堂山、小南海,仍能約略見到鄴下佛教之盛況。南方重義理,上承魏晉以來傳統(tǒng),北地尚禪修,下接隋唐之宗派,鄴中佛學兼收并蓄,華嚴、法華、法相、凈土、禪、律及三階教根植于此。《法苑珠林》:“高齊六君二十八載,皇家立寺四十三所,譯經(jīng)一十四部,度人二百余萬。”魏齊一代,全國寺塔超三萬,出家修行人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強。近年考古隊發(fā)掘了皇家之大總持寺,彰顯了鄴城佛都的地位。大總持寺位于魏齊城內東南,坐北朝南,周以方形圍壕,四面開門,為一塔三佛殿式布局,適合于法華或華嚴的配置,開啟了隋唐分宗立寺。全寺以佛塔為中心,佛塔位于中央偏南,平面方形,邊長30米,四角小塔環(huán)繞。 2012年春節(jié),考古隊員們從鄴城附近一座埋葬坑內一次性發(fā)現(xiàn)了2895件(塊)殘損的佛教造像,其精美程度和數(shù)量之多都開創(chuàng)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佛教考古之最。這批佛像有著明顯的人為毀損的痕跡,并且可以看出是被雜亂無章地埋葬起來的。但是這批佛教造像的雕刻工藝精湛、無與倫比。它們多為漢白玉材質,保留有炫目的貼金、彩繪技術。所涉佛教題材廣泛,釋迦、阿彌陀、盧舍那、思惟太子、彌勒、觀音等應有盡有,而且形象生動逼真、惟妙惟肖,堪稱佛教藝術精品。然而,這批佛像的發(fā)現(xiàn)又揭開了一段沉寂的歷史之謎,它應該緣于約1500年以前的那次文化革命。 建德三年(574年),北周武帝發(fā)動“周武法難”,詔令廢佛。開始大肆焚燒佛經(jīng)、砸毀佛像、推倒佛寺。三年后,周滅齊,聲勢擴及鄴城。幾十年后,轉眼已是唐初,又一代信眾口中念念有詞,手持鵲尾爐焚香,收拾殘損佛像瘞埋于寺旁,并建塔護佑……“盛極必衰,否極泰來”的道理,似乎也適用于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過程,它經(jīng)歷著成長的風雨和快樂。 駐足聆聽,鄴城似乎仍在講述它曾經(jīng)的繁華;大音稀聲,那些深埋鄴城地下的無聲密語,不斷地誘惑著人們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作者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
關鍵詞:鄴城,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