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三國故地 六朝古都[圖]
天上人間,誰人不識紫微宮 曾讀隋人段君彥《過故鄴》:舊國千門廢,荒壘四郊通……雖臨玄武觀,不識紫微宮。“不識紫微宮”道出了鄴城宮城的奧秘。漢晉伴隨尚書省成為中央行政機關,中書、侍中圍繞皇帝成為中樞決策機構。這種雙軌并行制,反映在宮室制度上,即是漢唐獨有的宮省并列制———西為主軸線皇帝禁宮,東為次軸線臺省,這與流行的紫微宮天象相合。觀乎天文,以查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子居于人間,居所模擬天象五官之中宮,將宮城置于都城中央天元處,取象北辰。《論語》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史記》也說: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向。 鄴城宮城“象法天地,模擬紫微宮,天人合一。”西側以太極殿為中心,南至閶闔門;東側以朝堂、尚書省為中心,南至司馬門。曹魏“上法太極”建造了西側正殿,“太極殿者……王者之位以尊……信可以齊三光而示宇宙,會萬國以朝諸侯。”《水經注·谷水》“閶闔門外,夾建巨闕,以應天宿”。《晉書·天文志》:“東方角二星為天闕,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閶闔門即表征“天門”,太極殿區仿象“天庭”。太極殿與后宮,模擬了紫薇宮“北極五星”和“勾陳六星”。《晉書·天文志》:“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宮中。北極……第二星主日,帝王也……鉤陳,后宮也,大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常居也。”《太平御覽》卷六,引《大象列星圖》:“尚書五星在紫薇宮門內東南之隅,此八座大臣之象。” 曹魏鄴城北部偏西為宮城,西為文昌殿區,東為聽政殿區,三臺為起風水處。文昌殿,南對閶闔門;聽政殿,南對司馬門,尚書臺在門殿間分布,曹植當年正因為私開司馬門而被疑忌。后趙石虎遷都鄴,也按照天象布置宮城,北建齊斗樓,以應北斗之象。 魏齊鄴南城宮城西側軸線自南往北為閶闔門、止車門、端門、太極殿、朱華門、昭陽殿、玄武門。朝堂、尚書省在東,南對司馬門。《魏書·郭祚傳》:“御在太極,騶唱至止車門;御在朝堂,至司馬門。”這是對紫微宮布局的最好注解。魏齊鄴城宮樣式是魏晉南北朝以來宮省制度的完善與總結,否極泰來的格局,終結了自北城以來的舊的禮制,同時開啟隋唐新的禮制。尚書省作為中央政府,自漢至唐,由決策機關向行政機構演化,位置離皇帝越來越遠。至唐代時,更將宮城壓縮、內城單一化為皇城,尚書省不再作為宮城次軸線,和卿寺百司一并遷至宮城南側皇城中,成為后世都城的標準樣本。 |
關鍵詞:鄴城,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