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突破難點 鞏固優勢 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2013年,市衛生局將實行地圖式定位,實現社區衛生服務網格化管理,推廣契約式服務,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社區醫生的優質服務。王曉攝 2013年省會衛生事業發展藍圖繪就 2013年,全市衛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為目標,醫改創新突破,服務優質惠民,公衛提標擴面,監管務實高效,環境強力優化,行風持續改進,全面開創全市衛生工作新局面。 新農合、中醫藥、公立醫院 改革實現新突破 在新農合保障制度建設上實現突破。將新農合籌資標準由290元提高到340元,其中政府補助提高到280元,農民個人繳納60元,參合率繼續保持在97%以上。調整優化補償方案基本框架,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左右,實際補償比例力爭提高5個百分點,最高支付限額達到9萬元。全面開展20類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將肺癌、食道癌、胃癌等大病納入保障范圍,患者最高負擔30%的醫療費用。啟動大病保險試點工作,按照每位參合農民20元的標準,從新農合基金中列支資金,通過商業保險機構購買大病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對新農合報銷后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的患者給予再補助,最高補償限額21萬元。推進支付方式改革,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嚴厲打擊各種套取新農合基金的行為,確保老百姓“保命錢”的安全。 在“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市”建設上實現突破。強化政策扶持,提高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醫保中醫藥的定額、報銷比例和報銷范圍。推動縣級公立中醫院與綜合醫院改革同步實施,明確縣級公立中醫院補償政策。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長安區、新華區力爭創建成為“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裕華區、橋西區創建成為“全省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辛集市、藁城市創建成為“全省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要抓好“百鎮千村千人項目”,完成100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中醫科、中藥房建設,創建1000個中醫藥特色示范性村衛生室,培訓1000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創建20個中醫藥特色示范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5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國醫館”,創建10個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社區。進一步規范中醫養生保健和中醫美容機構管理,明確機構、設備和人員準入條件,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調理師培訓。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市、縣、鄉、村四級師承教育,抓好中醫住院醫師和中醫類別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 在公立醫院改革上實現突破。在70%的縣(市)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建立完善長效穩定的保障機制和高效便捷的運行機制。6月底前確定財政補償方案,完成醫療服務價格調整;7月1日起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執行新的服務價格,同步推進法人治理、支付方式和人事分配等綜合改革。探索開展醫療聯合體試點。以市級醫院為龍頭,組建市、縣、鄉(社區)醫療聯合體,建立分工協作、資源共享、高效運行的醫療服務新體系。創新對口支援模式,組織市、縣和民營58個二級以上醫院對口幫扶210個鄉鎮衛生院,實現農村縣(市)區全覆蓋。全面推行居民就診“一卡通”,發行居民健康卡100萬張,開通居民健康網站,方便持卡人查詢各類信息。力爭年內所有市級醫院和18所縣醫院全部建成初具規模的“數字化”醫院。 基層醫改、公共衛生、醫療機構 管理邁上新臺階 鞏固基層綜合醫改成果。所有縣級公立醫院、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并實行零差率銷售。選擇1-2個縣(市)開展試點,推行中藥飲片以縣為單位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確定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比例和銷售比例。加強基層醫務人員基本藥物知識培訓,保證臨床用藥合理、安全、有效、價廉。完善人事分配和績效考核制度,把獎勵性績效工資提高到60%以上。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的補助政策,全面實施一般診療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繼續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年內80%的縣(市)達到省級一體化示范縣(市)標準。探索開展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團隊和駐村責任醫生試點工作,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模式。抓好基層衛生人員培訓,分批組織900名中青年鄉村醫生,到醫學院校和市級醫院參加為期60天的理論學習和觀摩培訓。研究落實鄉村醫生補償和養老保障等基本待遇。 鞏固公共衛生工作成果。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25元提高到30元。全力做好結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嚴防重大傳染病疫情暴發和流行。實施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在全市舉辦1萬場健康教育講座。礦區力爭創建成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制定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組織開展衛生應急隊伍培訓和應急演練,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建立石家莊市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和市級兒童醫療中心,繼續抓好新生兒出生缺陷干預工程,提高產前篩查率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率。做好流動人口孕產婦和兒童保健服務,進一步加強婦女兒童常見病防治。抓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力爭基礎衛生設施達到標準。以農村改廁和衛生創建為重點,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力爭全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9%。選擇10所試點高校,開展大學生控煙活動。 鞏固醫療機構規范管理成果。嚴格設置醫療機構,準確核定診療科目,切實規范機構名稱。按照誰審批、誰把關、誰負責的原則,健全和落實醫療機構行政審批責任制、監督稽查制和責任追究制。在民營醫療機構中深入開展創建誠信醫院活動,每季度進行考核評比。定期開展醫療質量安全專項檢查,認真執行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報告和告誡談話制度,探索建立醫療質量安全風險預警機制。深入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完善和落實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強化醫院感染控制,確保醫療安全。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要建立次均費用和總費用增長率、平均住院床日及藥占比等控制指標,推進支付方式改革,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費。大力推行臨床路徑管理,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開展的病種分別不低于50種和20種。加強重點學(專)科建設,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考核評估。大力實施對外醫療戰略協作,帶動培育一批優質特色醫療品牌。 社區衛生、監督執法、行風建設 工作充實新內涵 提高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水平。啟動城市社區居民心理健康干預服務工程,對城區3萬名社區居民進行心理健康摸底調查,建立居民心理樣板數據庫。在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心理疏導室,開辟“銀發心情島”和“青少年陽光心理空間站”,對210名社區醫生進行心理衛生及心理救援知識培訓,在全省率先構建具有我市特色的社區居民心理健康干預服務體系。推廣社區“片醫”團隊服務。組建300支“片醫”服務團隊,覆蓋100萬人口,實行地圖式定位,實現網格化管理,推廣契約式服務,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社區醫生的優質服務。繼續抓好“首席醫師(中醫師)進社區”活動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心電遠程會診工作。創建1-2個國家級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10個市級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20個市級示范站。抓好社區人員業務培訓。對846名社區管理和醫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對1000名社區醫務人員進行適宜技術和急診急救知識培訓。 提高衛生監督執法水平,全面抓好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年內4-6個縣級疾控機構要具備放射防護檢測能力,力爭所有縣級疾控機構達到生活飲用水檢測能力40項指標要求。組織實施國家衛生監督員培訓項目,著力提升衛生監督員素質。繼續推進衛生監督協管服務項目,完善績效考核標準。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行為。對醫療機構不分所有制、隸屬關系、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均做到依法規范管理。加強與公安、工商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建立非法醫療廣告信息監測系統,嚴厲查處各種違法行醫行為,并研究建立專項行動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的長效機制。飲用水衛生監測范圍擴大到50%的縣(市)區,集中式供水單位和二次供水設施的監督覆蓋率達到100%,并做好村級飲水衛生安全綜合干預工作。要深入推進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確保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100%,住宿場所和游泳場所AB級率達到80%以上。以規范放射診療許可為重點,強化放射診療建設項目衛生審查和診療場所防護效果監測。 提高行業作風建設水平。開展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培樹一批先進個人、典型集體和服務品牌。加大便民惠民服務力度,繼續抓好市、縣兩級醫院的環境衛生整治,改善門急診設施條件,加強信息公開和咨詢服務,做好患者的指示和導引工作。認真落實檢查結果互認制度,穩步推進“先診療、后結算”試點,簡化就醫流程,縮短候診時間,努力讓患者能夠看好病、少花錢、心氣順。搞好糾風和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積極推進民主評議行風活動,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繼續深化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加強公立醫療機構廉潔風險防控。要抓好權力公開運行監控機制建設,以臨床診療、用藥、耗材、試劑、檢查和收費為重點,所有二級以上醫院都要建立患者滿意度評價系統。凡未完成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和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的醫療機構不得參加等級評審。進一步加大院務公開工作力度,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記者 王麗強)
|
關鍵詞:衛生局,服務,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