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貧瘠山區現萬畝天然古樹群 樹齡最老已上千年
生長在山石間的側柏古樹四季常青。 近日,承德平泉縣國有七溝林場工作人員在對全林區古樹名木進行調查登記時,發現了一片天然側柏古樹群,分布面積足有兩萬畝,樹齡最長的達1300年以上,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屬罕見。 據林場工作人員介紹,這片罕見的天然側柏古樹群位于七溝鎮西南部30余公里處的深山區,涉及七溝等4個鄉鎮、17個行政村。一株株一叢叢的天然側柏古樹,大都生長在陡峭的懸崖邊和巖石石縫之中,60%的側柏樹齡在上百或數百年,少數側柏樹齡已超千年,如此成嶺、成坡、成溝又相對集中的天然側柏古樹非常罕見。 其中,在七溝鎮南杖子村東山山腰上生長著兩株天然側柏,其樹干得由兩個成年人合臂才能抱攏,樹齡大約在1300年以上。當地村民傳說,這兩株側柏是大山里那些側柏古樹的始祖,當地人稱其為“夫妻柏”,并視其為“神樹”。 據當地林業專家介紹,平泉縣西南部的山巒是燕山山脈向東北延伸的支脈末端,這里山體怪石嶙峋、土壤瘠薄、干旱缺水,大都是裸露的石灰巖,許多樹種都不能生長。此前這一區域也從來沒有發現側柏生長的跡象,這片萬畝天然側柏古樹群很可能是小鳥在覓食過程中,將側柏的種子灑落到巖石縫中,生長出側柏古樹群的母樹,隨著母樹種子向周圍地域散落,積年累月,從而形成了萬畝天然側柏古樹群。據介紹,側柏耐寒、耐干旱、耐貧瘠,生長緩慢,壽命極長。目前我國樹齡最老的側柏是位于陜西黃陵縣軒轅廟的“軒轅柏”,胸徑約2米,推算樹齡在2700年以上。 為保護這些古樹,平泉縣林業工作人員已開始為每株古樹建立健康檔案,詳細記錄古樹名木的樹種、位置、樹齡、樹高、胸圍、冠幅等相關數據,現場填寫古樹名木調查表,并將古樹名木每株調查表錄入計算機,整理歸檔,使每棵古樹都有自己的“戶口本”。同時強化管理和森林火災預防,讓這一大自然的“活文物”長久保存。 專家表示,這片天然側柏古樹群為我省貧瘠山區的綠化提供了借鑒。特別是目前隨著我省張家口、承德山區綠化的不斷推進,面臨著植樹難、成本高、不易成活等多重難題。(記者冬子)
|
關鍵詞:古樹群,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