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中都:大汗斷夢 天闕遺墟
三、撥云見日 一現曇花鎖幻夢,千秋秘藏沉泥沙。輕啟封塵見瑰寶,奇譎萬千照流霞。 隨后的勘測發掘終于讓“白城子是元中都”這一論斷鐵板釘釘。五處發掘地點,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在三套城內發現建筑遺跡41處。發掘的遺跡、遺物與文獻相互印證,元中都得以確認,并因而入選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首先,選擇宮城西南角臺開始發掘。因為《元史》曾記載:1309年武宗下詔修建皇宮角樓,中書省官員以農事忙、蝗蟲災、百姓生活困苦為理由力勸武宗停止,武宗卻說:“皇城若無角樓,何以壯觀!先畢其功,余者緩之。”經發掘證實宮城角樓確已修建,角臺主體為正方形,經三次縮折連接城墻,蔚為壯觀,其上角樓應為“三出闕”。古云“天子三出闕”,這是等級最高的建筑形式。西南角樓與元大都皇宮“十字角樓”如出一轍,大量形制巨大的琉璃龍、鳳、行什等鴟吻和走獸,與浮雕龍紋的瓦當、滴水均表明了角樓建筑的皇家性質和氣派。武宗建中都“伏愿萬國來朝,共仰京都之壯麗”,可以想見當年的中都美麗深邃、金碧流輝。 對宮城南門的發掘印證了這座都城的短命。南門是皇宮正門,為內附廣場的兩闕三觀三門道過梁式古制城門。門向南開,后天八卦為離,離之意即明,表明南面而王,向明而治。城門面闊88米,包括兩個闕臺、兩個墩臺、兩道隔墻、三個門道、門內廣場以及兩側馬道等結構。雄偉的皇宮正門,闕臺高聳,一門三途,巨石鋪地,立柱承梁,氣派非凡。只有皇帝出入方能開啟的中間門道最為寬闊,地面鋪設巨大石塊,而且修整痕跡非常清晰,沒有半點磨損痕跡,說明建成不久便遭毀棄,與史冊相符。南門內側設有空心紅墻圍成的矩形廣場極其特殊,其作用還是個待解之謎。 中心大殿“土”字形臺基的發現,證明了它的至尊地位,它是全面發掘的元代大型建筑“工字殿”的唯一實例。臺基位居宮城中心,分為上、下兩層,平面呈“土”字形,長達百米。建筑從南向北由月臺、前殿、柱廊、寢殿及東西夾室、香閣組成,共有七條上殿通道。燒結在一起的磚瓦還依稀記得當年紅巾軍焚毀宮殿的沖天火光。古代有“天圓地方”觀念,國君宮城多建成方形。講究“天子中而處”、“以高為貴”,“以大為貴”,以烘托國君地位至高無上。巨大的中心臺基,曾經矗立著大朝正殿,前朝后寢,兩閣分列東西,漢白玉巨礎成行成列,雕有寶裝蓮花,臺緣圍以欄桿,周壁裝點螭首。高臺建筑威嚴莊重,氣勢磅礴,體現了天子君臨天下的崇高地位,蘊含著“五行”“擇中”理念的傳統設計思想,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智慧。 皇城南門的發掘確定了皇城的真實存在。它有三個門道,門道東西兩側的門墻及隔墻端部,各有一個門砧石,用來安裝門框固定大門。每個門砧石南北兩側均對稱分布兩個戧柱柱礎石,用來安裝斜柱以支撐門框不使偏斜。每個門道中部各有一個將軍石,在關閉大門時用來阻擋門扇。整座城門東西30.9米、南北僅1.2米。皇城正門采用簡明牌樓式,門道進深小于城墻厚度,與門道進深大于城墻厚度且上建觀樓的普通城門不同,別具一格。 元中都出土的文物都是體現著崇高建筑等級的藝術珍品。大量重要文物有:漢白玉螭首、角柱、柱礎,琉璃瓦當、滴水、走獸,青石阿拉伯數碼幻方,灰陶花紋磚,大門銅包葉和鎏金銅釘。角部螭首造型和表現力令人嘆為觀止,似箭之在弦、一觸即發。牡丹龍紋雕花角柱也是難得的精品,飄浮的流云、飛焰的寶珠、張揚的鬣毛和龍身流動的線條使凌空飛騰的游龍脫壁而出。青石阿拉伯數碼幻方同行、同列、主對角線的數字之和均為111,且第一行與第六行數字平方和相等,它所蘊含的組合數學知識,不僅是阿拉伯古典數學的重要部分,而且為數學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提供了新物證。殿脊琉璃龍吻和走獸,光潔鮮活,儀態萬方;瓦當和滴水達到功能性和裝飾性的完美結合。各種龍紋或沉靜團坐,或凌空飛動,體現了皇家氣派。普通磚瓦,細看也會發現精妙之處,不同建筑部位采用不同的磚,有長磚、楔形磚、方磚、異形磚,紋飾有龍紋、卷草紋、六角編扣紋、素面等,功用、材質在施工過程中得到充分考慮,細微深處匠心獨具。 |
關鍵詞:考古,元中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