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亭:建“就業城”破解大學生就業難
溫總理不到兩個小時的報告,近30處提到了就業,可見,就業問題已是重中之重。近年來,全國大學生畢業近700萬人,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高校要按社會的需要來招生 “現在是哪個省錢、好辦就辦哪個學科。比如法學、會計學、外語、計算機,哪個學校都有。”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農業大學校長王志剛說,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除了對學校進行定位之外,還應該對學科定位,要按社會急需來招生。”王志剛代表說。“河北幾個大型企業招不到人,就是因為學校與社會脫節,到底缺哪些人,培養哪些人才,相關部門應該給予指導,學校了解不到社會的全貌。”“高校的專業設置與社會的需求存在巨大矛盾。”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醫科大學副校長王寶山代表說。 學校的根本任務在于培養人才 “有企業說到創新能力不足,涉及人才培養。”王志剛代表說,自己一直在高校工作,“按我的體會,非常重要的問題是現在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是‘兩張皮’。”“增加投入很重要,教育經費占GDP的4%,但不是所有的問題僅靠投入就能解決的。”王志剛代表說,“近些年來風氣浮躁,學校重視外在東西,爭學科點、博士點。”他表示,學校之所以能叫學校,根本任務在于培養人才。 大學生就業應下基層鍛煉 “大學生難就業,基層缺人。”王志剛代表建議,進入公務員序列的都要先下去一兩年。“應該提高基層單位的待遇、增加基層單位工作的發展機會,這對緩解就業難問題尤為重要。”王寶山代表說。“建議通過分配制度的改革縮小兩者差距,制定基層人才選拔機制,讓在基層工作成為大學生人生的一種寶貴財富。” 建就業城解決大學生就業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大學副校長李小亭提出,可以在大學聚集地等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大學就業城,比如保定。“大學科技園是孵化器,復旦周邊的大學科技園就吸引了大批人去。”李小亭代表認為,傳統產業多的省份,通過孵化成為高新技術聚集區,將是培育新興產業最有效的方式,而在城市規劃中規劃出區域發展大學科技園,有吃有住具備生活功能,就可以促進創業就業,促進產學研一體,讓很多高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特派記者宗苗淼)
|
關鍵詞:全國兩會,就業城,就業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