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3.5%:更要求平衡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3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將增長3.5%左右。報告認為通脹壓力“仍然較大”,那么物價上漲整體風險是否可控呢? 今年物價漲幅將高于去年 物價漲幅控制在3.5%左右,意味今年通脹壓力不可小覷。這一數值比去年4%的預期目標低,而又高于去年物價2.6%的實際執行數。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去年物價運行低于預期。但年末歲初,物價又有抬頭趨勢。近期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正在積聚,預計物價將進入回升周期。 楊子強代表認為,輸入性通脹、勞動力剛性需求、資源型產品價格上漲是此番推動物價上漲的原因。“綜合看,今年物價漲幅將高于去年。” 推動物價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視 去年3月中國將全年CPI漲幅長目標確定為4%左右,不過,全年物價實際上漲了2.6%,通脹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但這只是今年物價調控目標較去年降低1個百分點的根據之一。 據了解,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審議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詳細解釋了CPI預期上漲3.5%的由來。 報告說,絕大多數商品供應充足,特別是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庫存充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有較好的物質基礎。但是,推動物價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視,主要包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和農產品、服務類價格仍存在上漲壓力,輸入性通脹壓力也會有所抬頭,預計新漲價因素在2個百分點左右;上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1個百分點;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也需要留出一定空間。 有條件實現物價總體穩健目標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5日說,今年存在影響、推升物價的諸多因素,如輸入型通貨膨脹,特別是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采取的貨幣量化寬松政策不斷加碼,以及去年的翹尾因素,都不能掉以輕心。 但他同時表示相信,總的來看,有條件實現2013年物價總體穩健的目標。他給出的理由是糧食連續“九連增”,工業品制成品生產能力供大于求,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等。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今年通脹目標的實現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比如,繼續加大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力度,如果嚴厲推行油品升級,可能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若地方政府繼續追逐GDP的高速增長,也會帶來物價上漲壓力。 在這種形勢下,處理好經濟增長與通脹之間的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說,控制通脹必然緊縮貨幣,過緊的貨幣量會使生產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承壓。同時,這也會帶來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因此,他建議控制通脹的力度宜拿捏適度適當,從而給經濟增長保留更大空間。 要實現物價穩定、民生改善的增長,在“控物價”與“穩增長”中尋求平衡仍是重要考驗。 |
關鍵詞:CPI,物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