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古村儺戲在傳承中“變遷”
伴隨喧囂的鑼鼓聲和嘈雜的腳步聲,裝扮的“黃鬼”在鋪滿碎石的道路上四處躲藏。當“黃鬼”被抓獲并送上斬鬼臺時,男女老少歡呼雀躍,固義村進入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 固義村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鄉,是一個典型的北方漢族聚居村落,自古就有在正月十五表演儺戲《捉黃鬼》的傳統。 “老人們說,黃鬼不僅是一個不孝子,還是饑荒和疾病的象征。我們全村人上演一出抓‘黃鬼’的戲,是表達對‘黃鬼’的嚴懲,同時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社會安寧。”44歲的村民丁海川說。 一直以來,儺戲都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是在古代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由于儺戲廣泛流行于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北方地區極為少見,因此在學術界有“長江以北無儺戲”的論斷。然而,固義儺戲的發現打破了這個論斷,為研究農耕社會文明史、社會發展史、民俗文化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丁海川告訴記者,在這個將近3000人的村莊,幾乎家家有角色。穿戲裝,戴假面,這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即使是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到時也一定會趕回來。年齡大的可以去表演各路鬼神,年齡小的可以扮演小兵去扛旗幟。 正月十五這天還是寒冬,溫度在零攝氏度上下。然而,“大鬼”、“二鬼”和“跳鬼”身著單衣,走到街上面目猙獰地擺弄出勇猛無畏的姿態,驅邪捉“黃鬼”。而“黃鬼”的全身和頭發都被涂滿了黃色染料,四處逃竄。村民們則舉著樹枝和木棍隨著三個“鬼差”追鬼和打鬼。 在表演《捉黃鬼》的同時,“財神”、“土地爺”、“城隍”等角色也會紛紛亮相向“玉皇大帝”跪拜祈福,甚至還有劉備、關羽等人的戲份,人物角色將近600個。 “隨著時代發展,不同的內容被加進來,近些年還加入了劃旱船、走高蹺、扭秧歌等形式來烘托氣氛。”丁海川說。 據村民們介紹,由于固義儺戲參與人數和使用道具眾多,且包含了漢代、三國等久遠歷史內容,來固義村觀看儺戲逐漸成為外地人歡度元宵佳節的選擇。 “最多的時候,出現過上萬人參與儺戲的盛況。固義儺戲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歡度元宵佳節的活動。”丁海川說。 站在固義村村口,可以看到大街小巷都被彩旗和大紅燈籠裝扮起來,一派節日喜慶氣象。牌坊門樓、胡同口隨處可見“規勸兒女莫欺父”“孝敬父母如敬天”等勸人向善的標語。村民們告訴記者,固義村民風較好,很少發生不孝順父母的事情,這也與儺戲的教化作用有關。 如今,丁海川已不再去扮演其中角色,而是幫助村民去調度和把控整場活動。從服裝道具到活動路線,從角色安排到舞臺設置,他對固義儺戲各個流程諳熟于心。 “我的角色已經交給12歲的兒子去扮演了,每個人對儺戲的理解不同,他們會加入更多內容,一代代傳承下去。”丁海川說。 |
關鍵詞:元宵節,古村,儺戲,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