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菜”走俏 把好食材質量關
調配好各種作料的黑椒牛柳、孜然羊肉、水煮魚片……如今,在很多超市,那些看上去復雜難做的“硬菜”,正以“半成品菜”的形式走俏市場。消協相關人士提醒,“半成品菜”雖然方便,但需要超市和消費者共同把好食材質量關。 一般情況下,這些“半成品菜”以肉類為主,均已切割好、配好所有作料和常見蔬菜,覆蓋著保鮮膜用托盤盛放在冷鮮專柜,顧客可以“現買現稱”。 據部分超市的專柜銷售人員介紹,由于買回家后簡單烹飪即可食用,可節約大量時間,“半成品菜”銷量很好,尤其受到工作繁忙的上班族青睞。 記者發現,這些走俏的“半成品菜”多數沒有標注加工生產或包裝日期,也無質量合格證、生產廠家,僅某些菜品的烹飪輔助料包上標有加工生產信息。 “‘半成品菜’確實方便,但它的法律界定比較模糊,既不屬于預包裝食品,也非散裝食品。”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法律支持中心副主任王致遠認為,“半成品菜”其實是“預加工過的食材”,消費者購買時一定要把好食材質量關,購買前要問清加工時間、包裝日期、保質期限,注意超市存放溫度是否得當,“購買分量以‘夠吃’為標準,最好只買當天就能吃掉的分量,買回家不要再存放”。 王致遠說,“半成品菜”的安全質量比較難追溯。他建議,超市要規范進貨渠道和流程,選擇有資質的食品供應企業,避免“黑作坊”食材、問題食材流入,冷鮮冷藏環境要保證食材新鮮安全。他同時提醒消費者,購買時盡量選擇大型正規超市,保留好購物小票或發票,以免因食用“半成品菜”帶來身體健康問題難以協商、追責。 |
關鍵詞:菜品,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