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房市調控 需攻克既得利益堡壘
在新一屆全國人大會議即將召開的前夕,2月20日召開的本屆政府最后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房地產市場調控再一次作出具體規劃,確定了五項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從新出臺的“國五條”的內容來看,房地產調控政策在原有基礎上有所升級,商品房限購這種行政手段得到進一步重申。 國務院作出這樣的部署,與近期房地產市場出現的變化有直接的關系。本輪房市調控自2010年初開始全面部署,已經整整三年,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商品房限購等行政手段的壓力下,房價瘋狂上漲的勢頭已經得到遏制,投資投機行為基本被清除出市場,房地產市場正在向滿足民眾居住需要的功能轉變。但是,房價仍然高企,與工薪階層的購買力嚴重脫節。 更為嚴峻的是,去年下半年以來,諸多城市的房價開始了反彈,全國70城市房價統計指數已經連月上升,這導致民眾對未來房價的預期開始改變,一些城市的住房成交量明顯上升,表明大量在限購政策允許范圍內的剛性需求,無奈之下進場購房。就在國務院此次常務會議召開、“國五條”出臺的同一天,世界著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布調整了中國住宅房地產開發行業的評級展望,由“負面”調升至“穩定”。種種跡象表明,房市調控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近年來,我國商品房價格出現飆漲,使房地產市場的投資甚至投機功能擠壓了居住功能,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富裕群體擁有了大量住房進行炒作,使房價越炒越高,另一方面普通民眾的住房越來越緊張,房地產市場的畸形發展成了改善居住條件的阻礙。 對于市場來說,這其實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和增加財政收入,將房地產作為“經濟引擎”來看待,從而使投資機制力量有了成長壯大的土壤。因此,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亂象,本質的原因是政府在經濟運行的宏觀管理中產生了自我利益需求,而在這種沒有約束的行政權力之下,房地產市場自然將成為權貴經濟的樂土。如果調控僅僅從一些常規的市場化手段入手,比如提高購房首付比例、提高房貸利率等等,不可能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限購政策仍在執行的背景之下,反而有可能誤傷剛性購房需求。 最近揭露出來的“房姐”、“房叔”,其擁有的房產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它為我們理解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視角。這些具有官員身份的“房姐”、“房叔”擁有的房產動輒幾十套,只要他們有足夠的權力脈絡,甚至可以沖破限購政策的羅網繼續囤積住房。而當民眾通過網絡將其曝光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卻以“保護隱私”為由屏蔽民眾對此類腐敗現象的繼續曝光。這證明,在房地產市場里已經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群體,這股勢力對調控構成了不可小視的阻力。 事實表明,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我國各種社會矛盾的一個聚集點。房市目前的格局,并不完全是市場自然發展的結果,因此,要讓調控收到更切實的效果,已經不能僅僅依靠常規的市場化手段,而是要與目前正在深入推進的反腐結合起來,將權貴勢力形成的既得利益群體作為調控必須攻克的堡壘,而地方政府自身也必須克服自我利益的欲求,不能再做既得利益群體的保護傘。只有掃除了由權貴勢力結盟形成的障礙,房市調控才能完全實現既定的目標。(特約評論員周俊生) |
關鍵詞:房市,調控,利益堡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