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義賣遇假幣也是社會認知課
為給貧困山區孩子捐贈衣物,鄭州13歲的晨晨和同學到街頭賣花,辛苦奔波賺到的錢,被一名中年男子用假幣騙走。孩子大哭,不愿再參加此類活動。昨日,憤怒的家人帶晨晨來報社講述過程,并表示要設法找到騙子,“只要騙子出來道歉,我愿意給他1萬元錢!”(2月16日《大河報》) 義賣中出現了假幣,并不稀奇。市場上生意,經常會遇到假幣,東西南北、城里鄉下、國內國外,哪兒都有。兩個月前,外國駐廣州領館搞義賣幫助中國殘疾兒童,籌款33萬,就收到過5000假幣。說義賣遭遇假幣不稀奇,并不是說此事很正常——以假幣行騙,對孩子心靈,對社會風氣都是一種傷害,更是違法行為。無論從法理,還是從公德考慮,都應懲處。然而作為家長,也無須“懸賞”萬元讓騙子站出來道歉。事實上,休說騙子不會站出來道歉,即使真的站出來了,這一萬元給得豈不荒唐滑稽。 冷靜思考,家長此時此刻更要做的,是給孩子上一課。告訴孩子,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各色人等,有幾個騙子并不奇怪。而與此同時,更要告訴孩子,騙子固然有,但決不會多。與誠信的人相比,前者的概率幾乎是九牛一毛。不能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將一片樹葉的負效應放大,去覆蓋森林,必然會自己嚇自己。 另一方面,鄭州此事也警示我們,一直以來,孩子缺少挫折教育,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為孩子營造的社會環境有不真實的一面,致使孩子對真實世相缺乏了解。花團錦簇的幻境可以虛構,然而假的變不成真的。處處萬紫千紅的順境根本不可能存在,孩子可以在幻境中生活一時,卻不能一輩子在幻境中生活。真實的社會遲早會與孩子不期而遇,當嚴峻的甚至是嚴酷的事實突然出現在孩子面前的時候,已習慣于把花團錦簇的假象視為天經地義的孩子自然會猝不及防,“心靈崩潰”。 今天沒有哪一個家長不在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但成龍成鳳都必須經歷鳳凰涅槃一樣的過程。而讓孩子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接受社會大環境的教育,也正是這個過程的題中之義。因此家長與其“懸賞”獎騙子,促其顯身道歉,不如當好孩子社會認知課的老師。 |
關鍵詞:義賣,賣花,假幣,社會認知課,被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