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的女兒說明社會需要行為慈善
《揚子晚報》7日報道,30多年前,一個女嬰出生才20多天就被送人。2006年,老母親罹患癌癥,最想見的就是這個被遺棄的親骨肉。大學畢業剛來南京的女孩靳冰深受感動,假扮“親女兒”上門“盡孝”,直到6年后老人去世。
一個“假女兒”,六年真感情。2006年底,靳冰在電視上看到了杜爸爸的尋人啟事,便決定冒充杜媽媽苦苦尋找的女兒。從2007年春節“認親”到2012年國慶節期間杜媽媽去世,靳冰盡到了一個女兒的本分,和杜媽媽一家建立了深厚感情。靳冰數年如一日堅持用心扮演杜家女兒,演繹了一種濃濃的人間真情。 其實,靳冰的做法是一種行為慈善,比之以捐款捐物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物質慈善,這種行為慈善往往需要堅持更長的時間,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愛心,也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社會需要物質慈善,也需要行為慈善。遺憾的是,我國行為慈善的發展落后于物質慈善,盡管也有不少人在踐行行為慈善,但還不足以滿足社會的需要。 實際上,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困難殘疾人等,固然需要物質慈善,但同樣需要溫暖、持久的行為慈善。或許,我們做不到靳冰那樣好,但只要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社會就會多一份愛,多一些溫暖。-李英鋒
|
關鍵詞:假扮,親女兒,親骨肉,癌癥,老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