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審視一個“真實”的袁厲害
1月4日發生在蘭考的一場大火將“中國式好人”袁厲害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這名24年來收養了超過100名棄嬰的農村婦女正面臨一場信任危機。據《人物》雜志報道,袁厲害不僅將收養孩子分成不同等級區別對待,而且還為自己和家人自建或購買過超過20套住宅。 這樣一篇報道令人猝不及防。原來,袁厲害壓根就不是“好人”,而是“劣跡斑斑”———把收養的棄嬰按優劣分級,下等孩子一度同垃圾、蒼蠅、大小便擠在一起艱難求生;她不是沒有存款和房產,為自己和家人在蘭考自建或購買多處房產,保守估算超過20套住宅;她不像是善人,更像是神通廣大的生意人,“做生意的名聲在蘭考幾乎人盡皆知,所涉面之廣,覆蓋修路、圈地、蓋樓、討債、協調糾紛等領域”,并和當地民政局、公安局、土地局、計生辦等政府部門都存在不言而明的互助默契。 如此一來,袁厲害果真“厲害”。因此,記者的報道顯然讓不少網友難以承受和接受,有罵記者無良的,有認為這是整袁厲害、抹黑袁厲害的,更有不少人擺出一副憤怒的姿態叫嚷“有本事你收養一百多名孤兒再來說三道四”的……在喧嘩與騷動中,有必要明確一些共識。 記者有權利也有責任報道真相,不應該溢美,也不應該掩惡。如果說蘭考火災事件剛發生時,媒體出于保護袁厲害的目的,只談及她的辛苦付出以及種種不易,忽略了其本身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尚可理解。而如今,媒體以冷靜的筆觸還原真相,逼近事實,不是錯事。當然,還原真相的前提是用事實說話,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袁厲害確實有大量財產,而不是簡單的臆測或把論壇網友的發帖當作依據。 報道即便屬實,其實也無礙于袁厲害的善舉、無損袁厲害的形象。存善念、行善舉,袁厲害收養百余名棄嬰,這是不爭的事實。誰也無權規定,做善事必須一貧如洗,袁厲害的房產與收養棄嬰是兩碼事。不少人總認為一個人做好事就不能講回報,行善舉就得大公無私,越窮越光榮,越貧瘠越能占據道德高地,這是一種誤讀。再說,袁厲害做生意,乃至于運用名聲幫人討債、協調糾紛,何罪之有?至于她與當地政府部門存在互助默契,只要不違法也無可厚非。 關鍵應該看到,不完美的袁厲害,更襯托出了不作為的當地相關部門。收養棄嬰,這是政府部門的職責,而蘭考并沒有福利院?;馂氖录l生后,當地相關官員的表現更是麻木和冷血。報道中有一個細節,在火災中死去的袁申患有輕度腦癱和小兒麻痹,他是“孬”孩子群落的管家,被問及“這么辛苦,為什么還要跟著袁媽媽”,袁申一字一頓回答:“跟,著,袁,厲,害,有,飯,吃。”短短八個字,每個字都像巨錘一樣砸向人心,砸向不作為的職能部門。袁厲害確實不夠完美,卻讓那么多孩子信服她、依賴她,卻讓那么多孩子有了生路,不是很有諷刺性嗎? 還原袁厲害,不等于傷害袁厲害,也不是為了毀滅袁厲害。通過“解剖”袁厲害這個復雜的民間好人,試圖發現人性的復雜,以及觀照做慈善的錯綜環境,這不是壞事。關注一個個體,但不能止于關注這個個體,袁厲害的出現有一定的必然性,從中我們看到了制度的缺失、職能部門的缺位。權威統計顯示,我國現有孤兒61.5萬名,但政府養育的孤兒只有10.9萬名,那50余萬的孤兒何去何從?我國又有多少棄嬰,誰能統計清楚,如何許他們一個未來?袁厲害確實不完美,但在現實中如果多一些這樣不完美的人,對棄嬰來說絕對是件好事。(秦淮川) |
關鍵詞:袁厲害,收養,棄嬰,中國式好人,蘭考大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