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的本質是權利失衡
“李陽離婚案”3日宣判。法院判決準許李陽與妻子李金離婚,并認定李陽存在家暴及重婚行為;判其三個女兒由李金撫養,李陽按每人每年10萬元標準支付撫養費,至年滿18歲;李陽支付1200萬財產給李金。(2月4日河北青年報08版) 當家庭暴力的沉重話題與名人效應聯袂登臺,李陽作為“家暴反面教材”成了一種必然。作為公眾人物,李陽無疑是“印象管理”的高手,能夠嫻熟地運用各種技巧,在“前臺”塑造良好形象。然而,一直退居幕后的前妻李金卻挺身而出,曝光了李陽并不光彩的“后臺”生活。 一項調查顯示,16%的女性曾被配偶拳打腳踢,近三成的中國家庭都有暴力;在大多數家庭暴力事件中,90%的受害者都是女性。依托于眼球效應,李陽曾經的妻子成為了眾人皆知的家暴受害者,可是,那些深受家暴之苦的普通女性,又該如何表達“沉沒的聲音”,如何走出家庭暴力的陰影? 聯合國消除對婦女的暴力運動中,有一句口號是“一個也嫌多”,換言之,不允許任何一個婦女遭受暴力。究其原因,暴力會逐步升級,這是一個普遍性規律。要遠離家庭暴力,就必須對其采取“零容忍”的態度。 著名女性學者、北京大學佟新教授認為,“在不平等的性別關系之下,在現有的男強女弱的兩性關系模式下,受害婦女深深地陷入弱勢境地,沒有足夠的資源激勵其擺脫困境。”不論是家庭暴力性質的模糊化,還是將婦女忍受暴力的行為崇高化,抑或是將婦女遭受暴力宿命化,都使得受害婦女得不到有效的社會支持,從而在反抗和妥協中搖擺不定。 從西方國家和我國港臺地區的做法來看,對家庭暴力的防治是從社區干預開始的。具體來說,就是通過一個項目,將警察、司法、醫療等社會支持系統聯合起來,對這些人員進行社會性別的培訓,使得他們重新認識家庭暴力,采取聯合行動的辦法,使婦女在受暴后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及時的社會支持。同時,也幫助施暴者改變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走出暴力的誤區。 家暴的本質,并非體力的較量,而是權利的失衡。要想讓受害者擺脫家庭暴力,一方面,整個社會要對家庭暴力“零容忍”;另一方面,也要健全社會支持系統,救濟受害者,懲罰施暴者,維護社會平等與公正。對“瘋狂的”李陽如此,對普通人亦然。 |
關鍵詞:李陽離婚案,家暴,權利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