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連連 莫讓回家路成為“不歸路”
臨近春節,連綿的霧霾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年年春運,年年重視,年年免不了事故,但今年格外慘烈。進入2月短短的24個小時內,河南、四川、甘肅、貴州、廣西五個省區先后發生特大交通事故,春運歸途變成險途,近60人倒在通往春節的路途中。 回顧上年春運,全國未發生一起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據稱為十年最佳,公安交通部門曾為之欣慰,甚至還為此總結經驗。而今年,沒有遭遇霧雨冰雪等惡劣天氣,事故卻報復性反彈。春運悲劇,難道注定無法預防? 客觀而言,短時間、大規模、高強度的春運遷徙,加上交通運力、基礎設施等客觀因素,發生事故從概率上難以避免。檢點最近事故,形式千差萬別:河南境內運輸煙花爆竹車輛爆炸后橋面垮塌,具體原因尚在調查,但對被牽連車輛來說,不啻飛來橫禍;貴州從江翻下山坡的客車,核載19人卻實載34人;甘肅寧縣,客車超載并在墜坡后伴隨起火;廣西崇左,一輛翻車的廂式小貨卻導致了7死12傷的大事故…… 總結起來,事故表面的原因似乎很明顯:中國人太多,成了交通不能承受之重;國人整體素質不高,總心存僥幸蔑視規則,害人害己,諸如此類。安監總局、交通管理部門,甚至可以把種種原因預制成標簽,放進抽屜以備不時之需。 但防不勝防的交通事故,更像是拷問。最簡單不過的車輛超載問題,查了這么多年卻屢禁不止;一年多前福泉兩輛運載炸藥的普通貨車爆炸,以及半年前廣州油罐車爆炸,本給危險品運輸敲響了警鐘,卻未能成為前車之鑒;道路、橋梁和車輛安全,本是交通安全的基本保障,但是,相關部門做了多少工作來排除我們身邊的這些隱患? 事后諸葛亮式的分析,向來是專家們的事;貌似雷厲風行的秋后算賬,看著總有點像推卸責任。民眾對管理部門的要求,從來不只是給說法,更在于有做法。 著眼于做法,制度的意義就不應該只是為相關部門提供免責聲明。我們缺乏持續而嚴格的執法。制度的嚴肅性不只是肇事者破壞的,監管者自身也難辭其咎。違規者心存僥幸源于執法不力的行政惰性。每次特大事故就像一陣風式的“嚴打”總動員,風頭一過仍然我行我素。對此,我們還缺少以人為本的責任感。須知,對違規者的每一次放縱,對道路橋梁車輛質量把關的每一次放松,都意味著對生命安全的漠視。同時,堵不如疏,比如違禁品運輸問題,不能只著眼于違章罰款,需要從產業引導、資質準入等角度進行全方面的治理。 嚴肅的制度,需要的不是安監部門的眼淚,而是嚴厲的問責機制。譬如這次河南事故,肇事企業固然需要追究,但還應調查,安監部門此前對該類企業的檢查有無疏漏之處;交通管理部門之前對類似的違規運輸檢查有無瀆職之處;事發處大橋是否存在質量隱患———不是專家一兩天內的經驗判斷,而是需要詳細的調查報告,如此等等。 交通事故也許注定無法預防,但有效有力的制度執行,本可將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將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可惜的是,嚴密的制度、嚴格的問責、高度的責任心,以及對細節的關注,向來不是我們的強項。 春運正在緊張進行,據稱今年全國旅客發送量預計將達34.07億人次。希望連續的事故能為有關部門敲響警鐘,也促使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努力之下,盡管春運有慘淡的開頭,但可以爭取一個不錯的結局。 |
關鍵詞:霧霾,車禍,回家路,不歸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