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年貨 “年年有余”吃不完 “歲歲浪費”
老年人購置年貨時,總存在“準備少了不夠吃”的擔心。(資料圖片) 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家里一定會備足琳瑯滿目的年貨,除了讓家人好吃好喝外,還要熱情款待登門拜訪的親朋好友。但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家庭,因盲目囤積年貨而造成浪費的現象比較嚴重。年俗學者認為,“囤貨過年”是中國的古老習俗,雖然應該延續下去,但應該合理購置,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兩條魚“凍”了半年 馬上就要過年了,家住亞龍花園的梁阿姨又開始忙活著置辦年貨。“今年可不能一個勁地買了,最后吃不完,只能都給扔了!”梁阿姨說,去年她擔心招待不好親人,便買了不少年貨,雞鴨魚、海鮮樣樣俱全,僅“吃”的開銷就花了幾千元,結果冰箱里裝不下,一些食物就放在窗戶外的護欄上。由于一時吃不完,好多東西都變質了,“看著就讓人心疼!” “每年春節,在青島工作的兒子都會買回成箱的魚、蝦,可在家呆上五六天,孩子們就都走了,就剩下我們老兩口,這些海鮮根本吃不完!”曹阿姨說,去年有兩條魚就在冰箱里“凍”了半年,最后沒吃就扔了。 昨日(30日),記者在街頭、社區內,對10名市民進行了一個小調查,發現有七八成家庭都有過年貨浪費的問題。如一些新鮮類年貨吃不完,來不及吃就變質了;或盲從的購買年貨,一些不合家人口味的食物只能“束之高閣”;或一些耐存類年貨采購太多,直至吃膩,吃煩,造成一種變相浪費;或年貨保存不當,造成變質;還有就是未能合理規劃購置禮品類年貨,買來的禮品送不出,收到的禮品沒有用,從而造成浪費。 豐收路一社區內環衛工王女士介紹,每年春節期間,清理的生活垃圾量是平常的近兩倍,其中以各種食品和年貨垃圾為主。 “各種剩飯剩菜、發霉的糕點、肉類及水果應有盡有。” 唯恐餐桌不夠豐盛 每到春節前,商場、超市都是人滿為患。即使平時節衣縮食的市民,在春節消費氣氛的“感染”下,大包小包的年貨往家搬。甚至有的市民,提前儲備的年貨,不要說年假期間吃用不了,就是整個正月也夠享用的了。“總擔心餐桌上不夠豐盛,想著多買點總沒錯!”市民李先生的話,道出了大家囤年貨的“心聲”。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不少中、老年市民置辦年貨,大部分抱著一種寧多勿缺的心理。“兒子、女兒都在外地工作,平時很少有時間回家,也就只有在過春節時,一家人才能好好團聚一下,就想著多給孩子們做點好吃的飯菜,所以海鮮、各種肉類、蔬菜,肯定會買的多些。”市民劉大爺說,其實,做一桌子豐盛的飯菜,孩子們也吃不了多少,最后也只能是倒掉,但這畢竟是過年呢,圖的就是一個年年有“余”! 而在囤年貨的人群中,年輕人也不在少數。但由于年貨儲備經驗少,不考慮自身節日需求,見別人買什么,自己也買什么。還有一些人是面子心理在作祟。“親朋好友來家里做客,餐桌上怎么也得有幾道‘硬菜’吧!如果不夠豐盛,會讓人覺得小家子氣,丟面子!” 年俗要傳承 節儉也不能丟 在調查中,有市民認為,囤年貨是物資缺乏年代的產物,現在商業環境健全,居民的需求隨時都有保障,商場、超市春節期間都不“歇業”,想買什么隨時都能買到,沒必要大量囤積年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有一些商業人士指出,市民年前大量集中囤貨,屬于透支消費的一種行為,既造成了浪費,也將影響節前的物流和價格市場。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介紹,“囤貨過年”的習俗自古有之,可謂歷史悠久。春節對于咱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囤年貨”也是一個重要習俗,講究“正月不吃生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受城市化的影響,這一習俗也受到了“沖擊”。袁學駿認為,“囤貨過年”的習俗應該延續下去,但應該合理打算,根據家庭實際所需購買,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記者鄭亞叢
|
關鍵詞:年貨,浪費 |